伍子胥如願以償地來到了宋國,見到了楚太子建。
兩人謀劃召集諸侯聯軍,打回楚國的計劃。
不料計劃都還沒有開始實施,宋國就發生了內亂,他們的反楚臨時根據地沒了,隻好再次跑路鄭國。
向戌去世後,其子向寧繼承上卿之位。
向寧與華元之孫華亥一起把持朝政,為人專橫跋扈,壓根不把宋公差放在眼裡。
宋公差學習了諸多先君的經驗雖然基本都失敗了)。
決定扶持私臣與親信,逐步鏟除華、向二氏、
向寧與華亥知道再這樣下去,宋公差遲早要對他們動手。
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直接稱病不朝了。
宋公差把自己的兄弟都派去看望,結果自然是一個一個送,全部被華亥給囚禁了。
華亥手起刀落,一下子給他殺了一半。
宋公差擔心自己的兄弟們全部被華亥給殺了,於是親自去華府談判。
這一波簡直是羊入虎口,他自己也被華亥給囚禁了。
在不得不向華、向二氏屈服後,承諾永不侵蝕二氏利益後,宋公差才重獲自由。
為了防止宋公差後悔,華亥還要求宋公差與其交質。
“這家夥怎麼學我啊!”鄭莊公吐槽道。
“你怎麼還有臉說呢?”桓王林罵道。
“現在亂成這個樣子,都是你開的頭!”
“不過你鄭國的國君現在已經也已經是卿大夫的傀儡了。”
“報應啊報應!”
“天子,我那是為了自保,和這家夥犯上作亂能夠一樣嗎?”鄭莊公解釋道。
“這個叫華亥的,把國君的兄弟給殺了一大堆,還把國君給劫持了。”
“我可沒有乾過這些事吧!”
“你是第一個乾這個事的!都過了這麼久,不知悔改就算了,居然還想裝忠誠,無恥!”
宋公差為了脫身,不得不屈從於華亥,把太子及幾個公子送到華府上當人質。
華亥前囚宋公,後把太子當作人質,自然激起了國人的不滿。
宋公差見國人的怒火已經被煽起來了,又拉攏了一波對華氏、向氏內部對華亥、向寧不滿的勢力後。
連還在當人質的兒子們都不顧了,說什麼要是孩子們被華亥殺了,那也是命中注定的事。
立刻對華亥、向寧發難。華亥、向寧戰敗,逃亡陳國。
然而內亂還沒有被停息,本已經被宋公差降服的華氏出了內鬼,相應國外的華亥、向寧再次發動叛亂。
這回連吳國都來插了一腳,吳王僚準備派軍幫助華亥、向戌。
宋公差連忙向齊國求救,齊軍來的比吳軍早了不少。
齊、宋聯軍趁吳國遠道而來,還沒有站穩腳跟之際。
先發製人,果斷出擊,擊敗吳軍,吳主將被俘虜。
“得,幸虧你宋人沒有學你講什麼仁義,等到人家站穩腳跟後才進攻。”
楚成王對宋襄公嘲諷道。
“不然還不一定能打贏吳軍呢!”
宋襄公沒有回應他。
吳軍雖然因為被突襲而敗,但由於實力雄厚,人數眾多,並沒有退縮,隨後雙方又進行了幾場戰役,互有勝負。
直至晉中軍佐中行吳率晉。衛、曹三國聯軍來救援,五國聯軍再戰吳軍與叛軍,五國聯軍大勝。
叛軍又去楚國搬救兵,楚國司馬率楚軍救援。
“得!宋國一場內亂,給達成諸夏大戰了。”
楚國司馬不想和五國聯軍開戰,於是建議楚國把華亥、向戌帶回楚國安置,五國聯軍收兵,這事就這麼結了。
晉中軍佐中行吳在與齊、衛、曹三國的統帥商議過後,通知宋公差。
希望宋公差能收回置叛軍於死地的成命。
“如果我們不給叛軍活路,他們就會視死如歸,拚命掙紮,加上楚國幫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我們本來就是為了解救宋國而來,既然叛軍與楚國已經服卵,何樂而不為呢?”
聯軍當然不會為了宋國與楚國死磕,提出這樣的要求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宋公差也隻好聽從。
太子建和伍子胥跑路到鄭國後,鄭伯寧賜他一座城邑來安置他。
此時的鄭國,在為政子產及其繼任者穆族之一的遊氏太叔的治理下。
處於鄭厲公去世後最強大的階段,哪怕是晉國也無法隨意戲弄。
太子建突然腦洞大開,準備當晉國的內應,等晉國攻破鄭國後。
他也能在鄭國占更多的地,作為重新攻回楚國的第一桶金。
然而他處事過於疏忽,打的小算盤早就傳的滿城風雨。
加上他在城裡囂張跋扈,虐待國人。
國人直接把他給告了,鄭伯寧大怒之下,太子建一命嗚呼。
“我這個侄兒感覺腦子也不太行啊,沒比他爹好多少。”楚靈王一臉鄙視,說道。
“鄭國好心收留他。”
“他倒好,堂堂楚國太子,居然當起晉國的間諜來了,簡直是奇恥大辱!”
“和他爹一樣,恩將仇報!畜生不如的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現在好意思說人家畜生不如了?”楚康王拎著木棍,帶著晉平公準備再次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