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人的投降。
邊疆四郡的危機,也算是徹底解除了。
這次的危機,征北軍所展現出來的戰力。
讓羌渠單於與他們的部將深深折服。
羌渠單於表示,以後他無條件服從征北軍的調遣。
羌渠單於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徹底服從征北軍。
對於兩部如何處理,完全取決於征北軍。
他絲毫不插手。
自古以來,麵對這樣的情況,都是隻有三種辦法。
第一,對於反叛的人,全部處理掉,雖然這樣做很殘忍。
但是為了一勞永逸,必要時,還是有許多人這麼做。
就比如秦朝時期的白起,坑殺趙軍的二十萬大軍。
第二種,那就是花錢,把所有的俘虜贖回。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勝利的一方,短時間內獲得財富。
第三種就是全部釋放,這種做法雖然可以顯示大度。
但也是代表著愚蠢。
但往往都是選擇第一種,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不用想太多。
屠刀落下,人頭落地,簡單明了。
但是休屠王與須卜古都候部屬於匈奴,匈奴又屬於大漢。
因為一直以來,他們都是臣服大漢的。
所以現在不能把他們當作異族來處理。
隻能算是大漢內部的叛軍。
所以要說如何處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收編。
對於收編士兵的問題,整個征北軍隻有劉茫有這個權利。
除了劉茫以外,任何人都無權私自擴充軍隊。
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些將領擁兵自重,出現反叛。
在趙雲與張飛率領大軍開拔邊疆之時。
劉茫早就已經授予兩人可以收編俘虜的權利。
因為趙雲和張飛,劉茫是非常的信任,所以不會覺得兩人會擁兵自重的情況。
最後在趙雲與張飛兩人私下商量決定。
休屠王與須卜古都候部的十萬俘虜之中,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
單獨組建一支軍隊進行訓練。
若是等以後他們的戰鬥力,能達到征北軍的要求。
到時候就可以正式成為征北軍的一員。
當然,麵對數萬大軍的收編,還是要第一時間通知劉茫的。
趙雲的決定,讓羌渠單於很欣慰,他原本還擔心。
趙雲會把這兩部的俘虜全部斬殺。
隨後命人把這些俘虜先集中到一起,看管起來。
畢竟收編一事,不是一兩日就能完成的事情。
安排好之後,趙雲對羌渠單於說道“羌渠單於,此次我軍傷亡慘重,許多我征北軍的士兵屍體還在草原之上,還要麻煩羌渠單於派人收斂。”
羌渠單於立馬開口道“趙將軍放心,收殮征北勇士的屍骸,那是我們草原勇士的榮幸,我這就過去安排。”
當即羌渠單於站起身準備離開。
趙雲忽然開口道“羌渠單於,這次戰鬥不比以往,陣亡的同袍太多,單於還是多派些馬車較為妥當。”
羌渠單於抱拳道“將軍放心,我心裡有數。”
以後羌渠單於率領大軍,並且讓人把幾個部落的所有馬車。
收集起來,然後羌渠單於親自率領大軍前往草原。
當羌渠單於率領大軍來到戰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