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征北軍大軍來襲的消息。
還是被洛陽城內的百姓們得知,現在洛陽城內。
大街小巷,都傳著關於征北軍,即將到來的消息。
對於洛陽百姓而言,這是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對於那些世家大族來說,可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袁紹也知道瞞不住,索性就公開承認此事。
原本就對袁紹不滿,現在證實之後,百姓們都懷念起征北軍來。
但是王允的號召下,卻讓許多洛陽百姓感到迷茫。
如今洛陽的百姓,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聽從王允的號召。
而另一部分,則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
洛陽城中,一家酒樓之內。
一位帶有書生氣的年輕人,一臉感慨道“多虧了司徒大人,不然我等全部都會被拉去當壯丁。”
其餘同伴點了點頭,但有一人卻冷笑一聲,不以為然。
年輕人見狀,有些不悅道“李兄,難道在下說對不對?”
這位姓李之人微微一笑道“嗬嗬,曾兄,我來問你,你說這丞相為何要聽從司徒大人的建議呢?”
曾姓年輕人理所應當的說道“那還能為何,司徒大人的建議,利國利民的好政策,丞相自然采納。”
李姓青年笑道“曾兄,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又何須拿此話來搪塞於我。”
李姓青年繼續道“現在大將軍兵臨城下,丞相這麼做隻是為了迫於無奈而已,若是大將軍的大軍一走,恐怕又會如先前那般。”
“再者說,曾兄認為,大將軍與丞相之間,誰是忠臣,誰是反賊,大將軍乃是受天子旨意,討伐那些擁兵自重的諸侯,有何過錯?”
曾姓青年,豁然起床起身,滿臉怒容道“李兄,你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為何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李姓青年笑道“曾兄又何必動怒,大將軍與丞相,誰是忠臣,誰是反賊,隻有天知道。”
這時,同伴開始勸諫起來,氣氛很是尷尬,不多時,幾人便離開了。
洛陽,河東衛家,後院內。
衛仲道還是那個翩翩公子,隻是眉宇之間多了一絲成熟心狠。
衛仲道焦急的問道“不知道我們衛家,在河東怎麼樣了。”
此時,衛仲道的族叔,衛廖開口道“恐怕不容樂觀啊。”
衛廖忽然想起一事,問道“世侄,袁紹派人讓我們出資,招募人手,一起抵抗征北軍,世侄以為如何?”
衛仲道臉色陰沉道“我們理應把我們在洛陽的全部家資都拿出來,全力以赴的支持袁紹。”
衛廖聞言吃了一驚道“世侄,是不是太冒險了一些,其他家族可還沒有表態呢,我們是不是可以觀望觀望?”
衛仲道解釋道“目前我們衛家在河內可以說已經沒了,現在隻有洛陽這些,征北軍打下洛陽。”
“我們也好不到哪裡去,再說就算我們不支持袁紹,難道就不會被袁紹動手嗎?與其這樣,不如放手一搏。”
衛廖點了點頭,覺得有道理,他又何嘗不知。
他們這樣的世家,表麵看似風光,其實有些事情,不是他們能左右的。
與此同時,洛陽的其他家族也是經過商討,原本就不待見劉茫的世家。
經過一番商討之後,都與衛家一樣,選擇支持袁紹,對付劉茫。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裡,各大家族開始召集逃難到洛陽的青壯年。
與此同時,征北軍的三路大軍,開始朝著洛陽而來。
張遼率領的大軍,在拿下官渡之後,便朝著汜水關而來。
此刻,顏良率領七萬大軍,駐守在汜水關。
從官渡逃回來的淳於瓊,韓猛,以及呂威廣也在汜水關。
此刻,近二十萬征北軍,已經抵達汜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