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由薑然演唱。
“晨霧漫過白艦橋,浪花打濕藍軍帽,信號旗語指尖繞,站位就是青春坐標。啊—海風揚起短發梢,浪尖上站崗放哨,誰說女兒戀妝台,我戀這萬裡波濤!”
第二段由薑嬈演唱。
“雷達屏上織天網,機電艙裡寫華章,夜巡不懼風浪高,北鬥星光照航向。啊—月光灑滿軍功章,浪花裡藏著柔腸,待到朝霞染艦艏,戰歌更比汽笛強!”
第三段,則是薑然和薑嬈的合唱。
“媽媽莫問我苦不苦,大海教我寫詩篇。”
“媽媽莫要牽掛,大海是第二故鄉。”
“媽媽寄來的信箋,總帶著海的味道,那是青春在燃燒……”
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兩人的和聲氣勢稍微薄弱了一些,但如果是海軍女兵一起合唱的話,效果會更好一些。
《碧浪紅妝》的旋律,和《紅裝踏浪行》以及《芳華印戰旗》都有些相似,但歌詞卻突出了海軍女兵的姿態。
雖然兩位首長都是男兵,但對於這首寫給海軍女兵的歌曲,他們也聽得十分感動。
尤其是趙司令,仔細瞧的話,甚至能看到他眼尾淚花滾動。
“相比較陸軍,我們海軍和空軍的女兵數量最少。駐京的海軍部隊,女兵共計隻有三千餘人。”
而這三千餘人裡,還包括了醫療兵等等。
人數占比更少,海軍女兵更是沒能上過戰場。
但歌詞裡所寫的內容,也是她們日常訓練的寫照。
“小陸啊,麻煩你幫我把將由連長叫來。既然是寫給女兵的歌,就讓由連長負責吧。”
“是!”陸為之行了標準的軍禮。
雖然他不屬於海軍部隊,但都是華國軍人,且軍區首長們閒暇時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比較各自戰區裡優秀的年輕人。
陸為之和由連長,都是各自軍區裡最優秀的年輕人,之一。
“兩位小薑同誌,我可以唐突地問一句,你們到底是如何想起來,要給女兵寫一首軍歌的嗎?”
兩個多月前,當老譚得意洋洋地跟他們說,他們陸軍女兵有專屬軍歌時,他們海空兩軍的負責人著實羨慕了一把。
但好在,老譚不是個自私的,兩位年輕的同誌又相當優秀,給海空兩軍也寫了軍歌。
女兵的專屬軍歌,這個理念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從未有人提及。
而薑然薑嬈一出手就是王炸,先是一首《紅裝踏浪行》打開了局麵,之後又是《芳華印戰旗》再到《碧浪紅妝》,空軍的專屬軍歌也好聽,但趙司令覺得,最好聽的還是《紅裝踏浪行》和《碧浪紅妝》。
薑嬈知道薑然的性格,不擅長應付這種場麵,於是便主動站了出來。
“我之前因為某些原因,有幸在京市軍區呆了一段時間。當時我就住在女生宿舍,那段時間,女兵們非常照顧我,我和她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但是,我在京市軍區生活的那段時間,發生了一個現象,女兵似乎有些受排擠。明明平時的訓練內容都差不多,女兵也沒比男兵差多少,可不論遇到戰況還是什麼情況,女兵永遠都排在男兵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