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拒,則雷霆三擊立至:
天火焚城:千架戰鷹蔽日,終極審判不日降至;
陸海合圍:百萬大軍出東南,盟軍鐵甲群鎖三島;
萬民皆兵:四萬萬同胞同仇,定教“倭塚草蕭梢,日落烏啼泣鬼妖;
正告日本軍民!
莫為軍國殉葬!爾等亦受其害:
九州童稚被迫“自決”,東京火海焚儘家園;
棄械者生,頑抗者亡!亞洲解放鐘聲已響,爾等重生惟在今日!
隨著那篇詳儘描述至九一八到目前的檄文,以及日本南方軍潰敗慘狀的紀實文字,如同驚雷般在世界範圍內炸響。
各國報紙的頭版頭條,不再是歐洲戰場的硝煙或太平洋島嶼的爭奪,全被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照片占據。
燃燒的日軍坦克癱作廢鐵,漫山遍野穿著土黃軍裝的屍骸枕藉,被俘日軍眼中褪去驕狂隻剩麻木的絕望眼神。
以及——最為醒目的——大城府城頭、清邁古寺上空,那麵猩紅底色、金色後裔射日圖徽的華聯旗幟,在焦煙散儘的藍天下驕傲地舒展。
文字的衝擊力尚在發酵,圖像的傳播卻如野火燎原,將“華聯”這個如同從遠東迷霧中驟然崛起的軍事同盟,烙印在全球視野之中。
國際輿論一片嘩然,有人驚呼亞洲戰場天翻地覆,有人憂慮戰局走向突變,更多的人則是懷著強烈的好奇與探尋欲。
這股風潮在東南亞本土尤甚。
不到一周時間,暹羅的心臟——曼穀,這座曾被太陽旗短暫籠罩的“和平都市”,在經曆了最初的混亂與巨大的政治動蕩後,塵埃落定。
華聯的旗幟替代了日章旗,重新在皇宮前的廣場、在總理府上空高高飄揚。
緊接著,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政變與聲明,震驚了世界。
擁有深刻華裔血脈的暹羅皇室,在權衡力量對比與民心向背後,公開宣布放棄獨立地位,正式加入華聯,成為這個新興軍事同盟的第一個加盟國。
一紙宣言,暹羅的未來被徹底改寫,這個消息如同投入湖麵的巨石,激起了遠比想象更為洶湧的漣漪。
嗅覺靈敏的世界各大通訊社、報社的記者們,如過江之鯽,蜂擁而至曼穀,隨之將目光投向了更北方的緬甸。
他們手握特殊的采訪許可其中不乏華聯方麵主動放行的有意引導),以曼穀為據點,深入華聯控製的每一塊區域。
他們的足跡踏過剛經曆血戰、尚彌漫著硝煙和消毒水氣味的大城府阿瑜陀耶),探訪了被解救的戰俘營和勞改營。
他們北上進入武裡南府的廣袤原野,見證了大規模集結的華聯軍和源源不斷的後勤車隊。
最終,他們的目光聚焦到了那座曆史悠久的北境重鎮——清邁。
站在清邁城外尚未清理完畢的戰場上,焦黑的大地、扭曲的鋼鐵殘骸、尚未填平的巨大彈坑,連同空氣中若有似無的血腥與焦糊氣息,共同構築了一幅無聲而駭人的地獄圖景。
向導麵無表情地指著那片焦土:“這裡,還有附近的山穀裡,埋葬著近二十萬昭和軍人的亡魂。”
“他們曾經不可一世,如今化為這片土地的養料。”
記者們手持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卻沒有人能輕鬆按下,沉甸甸的死亡氣息壓得人心口發悶。
這些影像和文字記錄,很快通過電波和航空郵件,傳向世界每一個角落,再次佐證了戰場態勢的劇變。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反攻從野人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