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也不是冤大頭,都是為了打鬼子,咋就花錢買路了?國府既然不願意,那就和工農黨合作!”
隨著宋天的拍板,消息很快就被傳達到了工農黨總部與這兩個解放區。
“一切為了抗日大局,我們為了抗日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連死敵國民黨都可以,華聯為什麼不可以?”
華聯的合作請求,還是在解放區造成了一定的議論,有人讚成,也有人反對!
反對的人一般都是以他們是宋家私人武裝為理由,不過這種反對聲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大佬直接拍板決定加強雙方合作,一聲令下,膠東解放區與蘇中解放區立刻開始修建機場跑道。
43年秋,蘇中平原的太陽還是很毒辣,但郭村一帶的村莊卻沸騰如盛夏。
一紙來自延安的緊急命令傳遍根據地:為支援盟軍遠程轟炸日本本土的b52轟炸機,需在蘇中修建臨時機場,供戰機緊急起降。
消息傳來,郭村上萬百姓與新四軍數千將士沉默片刻,隨即爆發出震天的呐喊——“拆房獻梁,鋪路援戰!”
這座用血淚澆築的機場,從此成為中華民族不屈意誌的象征。
“為轟炸東京鋪路!”
當新四軍蘇中指揮部下達任務時,郭村百姓的記憶瞬間被拉回兩年多前的血色歲月——1940年郭村保衛戰中,他們曾以門板、身軀築起防線,助2000新四軍擊潰敵軍13個團。
如今,同樣的信念再度點燃:“當年保家園,今日炸敵巢!”短短三日,上萬民工扛著鐵鍬、推著牛車,從四裡八鄉湧向機場新址。
新四軍興化獨立團全員棄休,團長吳光明率戰士扛石壘土,與百姓並肩而戰。
沒有工程機械,百姓將打穀場的石滾子捆上麻繩,百人一組拉動碾壓跑道。
十七歲民兵隊長陳二牛連續拉滾36小時,肩骨磨穿昏倒在地,醒來第一句話卻是:“跑道平了沒?”
新四軍戰士以背包填坑,用軍裝兜沙,許多人指甲剝落、掌心潰爛,血水滲入沙石,卻無人停歇。
“拆!連祖屋一起拆!”
建材奇缺下,郭村百姓竟自發拆房獻料。
老農周大福掄斧劈向自家百年祖屋的梁柱:“木頭給機場,鬼子才炸不到咱子孫!”
寡婦王秀英將丈夫的棺木拖到工地:“他打鬼子死的,這木頭該派上用場!”
三日內,123間民房、4座祠堂、2間廟宇被拆解一空,連婚床、壽材都化為跑道基樁。
就在機場施工的第三天,日軍的偵察機在這一帶進行空中偵查的時候,就發現了地麵上的異常。
“佐佐木閣下!你看下麵的支那人在乾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在下麵勞作!我們飛過去看看!”
日軍偵察機飛行員發現了遠方地平線上麵的情況,立刻與後排的觀察手交流,然後飛機迅速向著位於郭村東南的周家樓飛去。
“混蛋!下麵的支那人在修整跑道!他們在修建跑道!立刻向指揮部發報!通報這裡的情況!”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反攻從野人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