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鋼鐵產量截止到年底正式達到年產量500萬噸,在今年爭取再翻一翻!原油產量超過1000萬噸以上。”
“煉化產量達到370萬噸!煤炭產量2700萬噸!與鋼鐵產量一樣,在煤炭、原油、煉化產能等爭取再翻一倍!”
聽到這裡整個會堂裡麵爆發出一陣陣激烈的掌聲,而且是經久不息的那種。
“我就在上個月去了在北部的工業新城考察,昔日的荒灘已變成煙囪林立的廠區。”
“一家家剛投產的機床廠內,嶄新的立式車床正高速運轉,飛濺的鐵屑映照著工人們專注的臉龐。”
“裡麵的廠長李振華是從國內南遷的老技工,在與我交談時他想起半年前工廠奠基時的場景仍感慨萬千!”
“剛來時這裡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建材要靠牛車拉,設備要靠人力卸,現在我們能造出精度達0.01毫米的機床,不比歐洲的差!”
接著宋子廉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
“這樣的場景在華聯各地隨處可見,紡織廠的紡紗機晝夜不停,生產的棉布不僅滿足國內需求,還能支援前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農業方麵,新建設的化肥廠的投產讓農田畝產提升三成,徹底扭轉了殖民者時期糧食依賴進口的困局。”
“至於兵工廠裡,工人三班倒趕製武器,剛下線的步槍、機槍隨即被送往軍營,成為戰士們手中的利刃。”
“工業騰飛的同時,農業發展同樣交出了亮眼的答卷,1943年華聯新開墾土地達1.5億畝,相當於原有耕地麵積的三成,這背後,是百萬華夏移民的汗水與智慧。”
“戰爭爆發後,為躲避戰火與尋求新生,大批華夏民眾跨越山河來到中南半島。”
“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深耕細作的傳統農法、水稻育秧移栽的技巧、水車灌溉的經驗,讓這片肥沃卻被粗放耕種的土地煥發新生。”
“我在在湄公河沿岸的新墾區,遇到了一名正帶著家人給稻田除草內地移民。”
“他和我說剛來的時候這全是荒草,當地人隻會撒種不管收,畝產連兩百斤都不到。”
“現在我們修了水渠,用上了化肥,畝產最少五百斤!”
“曾經地廣人稀的中南半島,在華夏移民的改造下漸漸褪去荒蕪:沼澤被疏乾改造成良田,丘陵被開辟成梯田,村落旁建起了學校、診所與集市。”
“當地土人看著豐收的糧食與便捷的生活,紛紛主動學習華夏農耕技術,原本隔閡的族群在共同勞作中漸漸融合。”
“正如我在報告中所說:華夏民族的勤勞不是口號,是一鍬一鏟的耕耘,是一分一厘的積累,是用一年多時間完成了當地人上千年未能實現的壯舉。”
“相較於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軍隊的輝煌成果更讓民眾倍感安心。”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1943年底,我們擁有現役軍人150萬、武裝警察與保安武裝100萬,這支總數達250萬的武裝力量,如同鋼鐵長城般守護著疆域安全。”
“更值得稱道的是,我們還建立了完善的預備役體係,100萬預備役兵員每年接受兩個月以上的軍事訓練,射擊、戰術、體能等科目樣樣過硬,平日裡他們是工廠工人、田間農夫,一旦戰事需要,可即刻拿起武器奔赴前線。”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反攻從野人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