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新的開始5_反攻從野人山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5章 新的開始5(1 / 1)

這話並非沒有道理,宋子廉作為宋氏家族的三代,早年與宋子問一起留學美國,精通工業與金融,華聯能在短短幾年內崛起,離不開他的統籌規劃。

而宋天援助工農黨的背後,確實有著現實的戰略考量——當時美軍已經開始籌劃轟炸日本本土,需要在華國東部沿海地區建立前進機場。

可國府在這些地區早已沒有穩固的政權與根據地,大部分區域要麼被日軍占領,要麼被工農黨控製。

在“抗日優先”的大前提下,國府隻能無奈同意在工農黨控製區建設機場,而華聯向工農黨提供援助,本質上是為了保障機場建設的順利推進。

“好處總歸要給一些,不然人家憑什麼幫我們建機場?”宋子廉在與那位的會麵中,曾這樣直白地解釋。

國民政府對此雖頗有微詞,卻也隻能忍下這口氣,畢竟武器、物資是人家華聯出的,人家願意給誰就給誰,國府根本沒有乾涉的資格。

財政部長俞鴻鈞曾算過一筆賬:1943年上半年,國府軍費的三成來自華聯的援助,若是因為不滿援助工農黨而弄巧成拙,讓華聯斷絕援助,那麼前線不出三個月就會崩潰,這才是真正的災難。

那位校長在幾次會議上都壓下了反對的聲音,他對著心腹將領們說:“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先把日本人趕出去,其他的事,以後再說。”

隨著中南半島戰事的停息,華聯控製區迎來了新一輪的移民潮,東南亞的華僑、滇緬邊境的難民、國統區的災民,紛紛湧入華聯管轄的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華聯為此專門成立了“移民安置署”,在各地修建安置點,分配土地與農具,讓移民們能快速安定下來。

這些移民不僅為華聯帶來了勞動力,也充實了其兵源——不少青壯年在安頓後,主動加入華聯國防軍,為這支年輕的武裝注入了新鮮血液。

與此同時,原本在緬甸戰場作戰的華國遠征軍將士,也開始分批調回國內。

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新一軍與新六軍,這兩支軍隊在緬甸戰場立下赫赫戰功。

是遠征軍的精銳之師,如今奉命歸國,消息傳開後,沿途百姓紛紛自發湧上街頭,拿著雞蛋、饅頭、茶水,迎接凱旋的將士。

在昆明,新一軍軍長孫立人騎著高頭大馬,率領部隊穿過市區,街道兩旁的百姓高呼“歡迎遠征軍回家”,不少人熱淚盈眶——他們知道,這支軍隊帶回的,不僅是勝利,更是對抗日的希望。

此時的新一軍與新六軍,早已不是當年出緬時的模樣。

經過華聯的全麵換裝,兩個軍的總人數已經超過25萬,其實實際上已經是集團軍的編製。

裝備全部采用華聯國防軍的製式裝備,僅坦克裝甲車就超過800輛,火炮超過1400門——這還不算連排級裝備的小口徑迫擊炮,若是算上這些,火炮總數估計會超過3000門。

這樣的裝備規模,在當時的華國戰場上堪稱“頂配”,即便是日軍的十個甲級師團,也難以與之抗衡。

在重慶的軍政部會議室裡,孫立人正與其他將領討論部隊的部署,軍政部長何應欽看著新一軍的裝備清單,忍不住讚歎:“撫民兄孫立人字撫民),你們如今可真是兵強馬壯,堪稱國軍第一啊!”

按照國府的部署,新一軍、新六軍被劃歸軍政部直屬部隊,同時納入直屬序列的,還有74軍與71軍。

這四個軍共同組成了國府最強的戰略軍團,直接由軍政部親自指揮,承擔著在關鍵時刻突破日軍防線、發動戰略反攻的重任。

在這四個軍中,74軍的名氣最大,這支軍隊自全麵抗戰爆發以來,一直活躍在國內各個戰場,從淞滬會戰到徐州會戰,從武漢會戰到長沙會戰,幾乎每一場大仗都有他們的身影。

在軍一級作戰單位中,74軍是殲滅日軍最多的部隊,被譽為“抗日鐵軍”,軍長王耀武更是憑借赫赫戰功,成為國府軍中最年輕的集團軍司令之一。

1943年,74軍剛剛結束常德會戰,雖然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成功守住了常德,粉碎了日軍打通湘西北通道的企圖,此時正是士氣高昂之時。

與74軍相比,71軍的命運則更為曲折。

這支軍隊的前身是國民政府的德械師部隊,下屬的87師、88師更是當年淞滬會戰中的“王牌”,曾在上海與日軍血戰三個月。

可在淞滬會戰與後續的金陵會戰中,87師、88師的老兵幾乎全部消耗殆儘,即便國府中央優先為其補充兵員,可麵對美援斷絕、國內戰場日軍步步推進的困境,部隊的戰鬥力始終沒能恢複到戰前水平。

直到1943年上半年,71軍迎來了轉機。

當時華聯國防軍正在滇西發動反攻,目標是收複騰衝、龍陵等被日軍占領的重鎮,71軍奉命配合華聯作戰。

在戰鬥中,71軍將士奮勇殺敵,不僅繳獲了大量日軍裝備與物資,還得到了華聯的重點扶持——華聯一次性撥付給71軍大量德械裝備,包括毛瑟98k步槍、g42通用機槍、88高射炮等,甚至還有部分坦克裝甲車,這些裝備足夠武裝五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71軍軍長鐘彬抓住這個機會,對部隊進行了全麵換裝與整訓。

經過三個月的磨合,71軍的戰鬥力大幅提升,一躍成為當時國軍裝備最好的部隊之一,即便遇到美軍援助的全美械軍,也毫不相讓。

要知道,當時美國援助的全美械部隊,雖然名義上是“美械”,但在輕武器方麵,也隻達到了美軍現役部隊三分之一的強度,裝甲突擊力與火炮數量更是稀少,能達到美軍現役標準十分之一的部隊,已經算是鳳毛麟角。

而71軍裝備的德械,早已不是1935年時的老標準,而是按照1942年巔峰時期德國國防軍的標準師來配置的。迫擊炮,每個步兵團配備了4門75山炮,每個師還配備了一個炮兵營,裝備12門105榴彈炮,這樣的火力配置,在這時的華國戰場上堪稱“碾壓級”。

鐘彬在部隊整訓完成後,曾對部下說:“現在咱們有了好裝備,下次再遇到日軍,一定要讓他們嘗嘗咱們的厲害!”

至於遠征軍序列的新一軍、新六軍,裝備則更為精良。

這兩支軍隊全麵采用華聯國防軍的標準,士兵配備的是華聯自主研發的“華夏一式”步槍,這種步槍在加蘭德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射程更遠、精度更高,還能配備刺刀與榴彈發射器。g42通用機槍,還裝備了華聯研發的“華夏二式”重機槍,射速更快、故障率更低。

不過,在裝甲力量方麵,新一軍、新六軍並沒有完全按照華聯國防軍的標準配置——他們裝備的大部分是美製的4謝爾曼坦克,隻有少量的“華夏一型”坦克。

“華夏一型”坦克是華聯仿製德國豹式坦克研發的,性能遠超謝爾曼坦克,但由於生產周期長、成本高,暫時無法大規模列裝,隻能優先配備給華聯自己的精銳部隊。

即便如此,新一軍、新六軍的裝甲部隊,也足以在戰場上撕開日軍的防線——謝爾曼坦克雖然在歐洲戰場麵對德國坦克時略顯吃力,但在亞洲戰場,麵對日軍的九七式坦克,依舊有著明顯的優勢。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反攻從野人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這仙修得不對勁!助人為樂就能升級 覺醒神血後,美男們跪求和我生崽 我繼承了大佬的禦獸圖鑒 重生逆轉:從破產到商業巨鱷 年代:從校辦工廠造盲盒開始 滬上千金養毛茸茸,哥哥們爭著寵 離婚六年,我成神醫,你哭什麼? 網遊:開局一條龍服務 洪水末世:開局美女上司來我家 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