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趕忙站起身,胸脯拍得“梆梆”響,信誓旦旦道:“江兄,你儘管放心!
榮華富貴、高官厚祿,朕一樣都不會少了你的!
絕對不會虧待你半分,定不讓你受哪怕一絲委屈!”
隻見這時,魏忠賢朝著江寧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可江寧越瞧越覺得這笑容有些不對勁。
回想起自己剛說的話,他瞬間感覺兩腿之間一陣發涼,忙不迭開口解釋:“那個啥,陛下,我剛說的是入朝為官,不是入宮當太監,您千萬彆誤會了。”
天啟帝微微一怔,旋即反應過來,臉上綻放出笑容,激動得眼眶都泛紅了,說道:“江兄,朕聽得真真切切,自然曉得你說的是入宮當太監。
朕一直盼著你能幫朕分憂解難,為大明江山出份力,又怎會誤會你要入朝為官呢。
往後朝堂諸事繁雜,可就全指望江兄你了!”
江寧嚇得“噌”的一下,像被彈簧彈起般徑直跳了起來,雙手下意識死死捂住雙腿之間,大聲喊道:“陛下,我說的是入朝為官,打死我也不當太監!
這太監誰樂意當誰當去!”
天啟帝這才如夢初醒,一拍腦門,意識到自己一時激動說錯了話,忙不迭改口:“江兄,朕剛嘴瓢說錯了,是盼著你入朝為官,不是進宮當太監,你可千萬彆害怕。”
聽到這話,江寧緊繃的神經瞬間鬆弛,長舒一口氣,心中暗自慶幸:好家夥,總算是保住自己的“兄弟”了。
這時,天啟帝笑著坐回桌旁,誠摯說道:“江兄,你能答應入朝為官,幫朕排憂解難,朕心裡滿是感激。
你大可放心,隻要有朕護著,就沒人能害得了你。
你若有什麼要求,儘管開口,隻要朕能應允、能辦到,必定滿足你。”
江寧小聲開口問道:“陛下,那我入朝為官,您打算安排我擔任什麼官職呢?”
天啟帝聽了,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轉頭看向魏忠賢,詢問道:“魏忠賢,依你之見,給江兄安排個什麼職位合適?”
魏忠賢同樣思索了一會兒,緩緩說道:“陛下,若讓江公子入朝做文官,他並無科舉功名,如此一來,怕是極易遭到滿朝文武的攻訐與排擠。
老奴以為,可讓江公子出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
錦衣衛乃天子親軍,指揮使能由陛下直接任免,無需經由朝臣同意。”
聽到魏忠賢的提議,天啟帝當即點頭,麵露笑容,看向江寧說道:“江兄,你覺得這安排如何?
錦衣衛指揮使這個官職,你可滿意?”
江寧聽聞要讓自己擔任錦衣衛指揮使,要知道這錦衣衛可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特務機構,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特務頭子。
他心中暗自感慨:朱兄對自己可真是夠意思,一上來就給個部門一把手的職位。
隨後,他趕忙笑著回應:“當然可以,當然可以!”
眼見江寧點頭同意,天啟帝笑意更濃,說道:“江兄,往後朝堂之上,咱們以君臣之禮相待;私下裡,你依舊是朕的好兄弟。
方才你可說過,朕的家當就是你的家當,大明江山於朕而言,也是你的,往後可得幫咱兄弟倆守好咯,千萬彆讓人給敗光了。”
江寧神色一正,鄭重其事地點點頭,朗聲道:“陛下放心!
我定當竭儘全力,守好大明江山,絕不讓宵小之徒肆意破壞。”
這時,天啟帝笑著開口打趣道:“江兄,方才你還說老朱家的官,給狗當狗都不當,這才一轉眼,怎麼就想通啦?
要是因為知曉了朕的身份,才勉強答應入朝為官,朕可不會為難你,畢竟朕一直都拿你當親如手足的兄弟。”
江寧一聽,趕忙賠著笑解釋:“哎呀,陛下,剛才那不是跟朱兄閒聊嘛,想著幫朱兄打理打理家裡的事兒。
可如今得知朱兄家中——不,是咱大明江山麵臨諸多艱難,當兄弟的我,怎能袖手旁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肯定得幫襯著您呐!”
話落,兩人相視而笑,千言萬語儘在這一笑之中。
真正的好兄弟,無需過多言語贅述,僅僅一個眼神交彙,便已心領神會,情誼在這無聲間愈發深厚。
這時,魏忠賢滿臉堆笑地快步走了過來,雙手抱拳拱手,恭敬說道:“咱家在這兒,可要恭喜江大人了!
往後咱一同為陛下分憂解難,往後還望江大人多多關照。”
江寧見狀,趕忙笑著回禮,客氣道:“魏公公這是哪裡的話,今後還得仰仗您多多提點、關照才是。”
麵對曆史上這位聲名赫赫、權傾一時的“九千歲”,江寧心裡可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提著十二分精神,畢竟魏忠賢的厲害,那可是如雷貫耳,在這朝堂之上,他絕不能掉以輕心。
這時,天啟帝開口問道:“江兄,你說說如今這大明的局勢,是不是真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身為帝王,天啟帝所了解的情況和掌握的信息自然比旁人要多,對於朝堂局勢的洞察也比其他人更為透徹。
隻是他也想聽聽江寧的看法,想從旁人的角度來印證自己心中對局勢的判斷,看看是否還有轉機和希望。
江寧沉思半晌之後,緩緩開口說道:“國事艱難啊,如今這局勢,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得小心再小心、慎重再慎重,稍有差池,便可能讓大明江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說罷,他又無奈地歎了口氣,接著說道:“若說上次有誰在最後關頭挽救了大明江山,就隻有萬曆朝的首輔張居正了。”
聽到江寧這話,天啟帝頓時來了興致,目光灼灼地開口問道:“江兄,你快給朕說道說道,這張居正究竟怎麼個情況?”
江寧沉思半晌,緩緩開口道:“自嘉靖朝起,國庫便虧空嚴重,入不敷出,朝廷局勢陷入兩難之境。
所幸,後來出了張居正。
萬曆年間,張居正擔任首輔,大力推行改革,朝廷局麵才得以緩解。
張居正的改革,可謂是浩浩蕩蕩,朝堂上的每個人都被卷入其中。
當時,不少人憑借自身努力或運氣站到了潮頭之上。
這潮頭之上,風光無限、誘惑無限,可風險也同樣無限,就看官員們如何拿捏。
如今展望未來,遠不如回顧過去那般清晰。
激昂與困惑相互交織,縈繞在我們每個人心頭。”
一旁的天啟帝聽得滿臉通紅,情緒高漲,忍不住拍手叫好,急切開口問道:“江兄,然後呢?”
江寧臉上掛著和煦笑容,娓娓道來:“唯有改革,才能讓大明重新煥發生機,也唯有改革,才是大明當下往後唯一的出路。”
天啟帝聽後,深以為然,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江寧見狀,笑意未減,繼續說道:“陛下,改革一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治國如烹小鮮,需小心翼翼。
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改革全局。”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