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笑著說道:“老臣此次奉皇上旨意前來山西,肩負著查辦山西官場通敵賣國、與建奴及蒙古部落暗中勾結,大肆走私販賣糧草軍械一案的重任。”
他神色莊重,言語間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雙眼緊緊盯著晉王,觀察著對方的每一絲反應。
此刻,大堂內氣氛凝重,袁可立這番話猶如重錘,在晉王心中激起層層波瀾。
朱求桂聽完之後,隻覺腦瓜子“嗡”的一聲,整個人仿佛被雷擊一般,差點當場昏倒。
勾結建奴與蒙古部落,走私販賣糧草軍械這事,他心裡可是清清楚楚。
而且晉王府也深陷其中,雖說不是他朱求桂直接插手操辦,但晉王府中的不少宗室借著這個機會大發橫財,還孝敬了他不少銀子。
此刻,他立馬聯想到代王如今被圈禁在王府中,想必就是這件事東窗事發了。
隨即,他哭喪著臉,咬了咬牙,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那不知袁閣老查得如何了?
都牽扯到哪些人?
可有需要本王相助的地方?
袁閣老儘管開口,本王自當全力相助。”
朱求桂此刻打的主意很簡單,自己隻需要做好兩步:第一步便是甩鍋,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第二步便是裝孫子,儘可能地表現出順從配合,隻求能躲過這一劫。
袁可立眼見朱求桂態度如此誠懇,捋了捋胡須,緩緩笑著說道:“殿下有所不知,老臣得到線索,此事牽連到晉王府。”
聽到這裡,朱求桂整個人瞬間如墜冰窖,臉色煞白如紙,渾身不受控製地劇烈顫抖起來。
他雙腿發軟,顫顫巍巍地走到袁可立身旁,“撲通”一聲徑直跪了下去,帶著哭腔悲切地說道:“袁閣老,本王冤枉啊,您可一定要救救本王!”
袁可立趕忙伸手將朱求桂扶起來,一臉和氣地開口說道:“晉王殿下,這是為何如此驚慌?
老臣隻是說手中的證據牽扯到晉王府,但並沒有說牽扯到晉王殿下您呀!”
聽到這話,朱求桂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忙不迭地點頭,說道:“此事與本王無關啊,本王身為大明宗室,肩負鎮守太原之責,怎會乾那通敵賣國的勾當。
隻是晉王府傳承兩百多年,下轄宗室近萬人,至於其他人有沒有參與其中,本王著實無從得知啊。”
袁可立眼見這位晉王殿下開始甩鍋。
便索性配合起來,點頭說道:“晉王殿下言之有理,晉王府傳承兩百多年,下轄人口眾多,其中還有不少未登錄在皇家族譜玉牒之上,想必肯定有不少宗室參與其中。
所以,老臣希望能由晉王殿下牽頭,將整個晉王府宗室徹查一番,看看究竟都牽扯到哪些人,如此一來,也能讓晉王殿下自證清白,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聽到這裡,朱求桂忙不迭點頭,說道:“袁閣老所言極是,本王這就著手安排人手進行徹查。”
隨後,袁可立笑著起身告辭。
可朱求桂哪敢輕易放過這根救命稻草。
急忙一把拽住袁可立的袖子,帶著哭腔說道:“袁閣老,本王剛剛承襲王位,手上能用的人實在不多,還請袁閣老助本王一臂之力啊。”
袁可立笑著點了點頭,隨即安排李若璉配合晉王朱求桂徹查整個晉王府宗室。
說是徹查,實際上,袁可立前腳剛走,後腳朱求桂便匆匆忙忙將那些參與通敵賣國之事的宗室名字密密麻麻地全部寫了下來,然後徑直交給李若璉。
李若璉看著這位晉王殿下如此一番出人意料的舉動,整個人都驚呆了。
原本他還以為這位晉王會拚死抵抗,負隅頑抗到底呢,沒想到這才剛開始,這位晉王殿下就竹筒倒豆子般徹底交代了。
李若璉看著手上那密密麻麻寫滿名字的名單,湊近仔細打量起來。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整個人都傻眼了。
因為名單上有好多生僻字,他竟然壓根不認識。
他心中不禁暗自思量:難道是自己平日裡讀書太少了?
但此刻容不得他多想,他尷尬地收好名單,對著晉王拱了拱手說道:“晉王殿下,此番牽連的宗室人數實在太多了,卑職需要先向袁閣老彙報之後,再著手進行調查。”
哪曾想,晉王朱求桂一把扯住李若璉身上的飛魚服,情緒激動地說道:“李千戶,你可不能走啊!
袁閣老專門留下你來協助本王調查的,你這要是走了,誰來幫本王自證清白呢?”
說完,朱求桂二話不說,拉著李若璉就徑直往門外走,邊走邊說道:“李千戶,你這就趕緊召集手下錦衣衛,本王親自給你帶路,咱們直接去抓人。”
李若璉當場隻覺得腦子“嗡”的一下,這位晉王殿下的行事風格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他趕忙說道:“晉王殿下,此事牽連的宗室人數眾多,卑職覺得還需要仔細查證一番才行。”
哪知道朱求桂直接急眼了,大聲說道:“李千戶,不用查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乾的那些事,本王清清楚楚。
本王這就帶你直接去拿人,保證抓的人贓俱獲,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眼見李若璉愣在當場,朱求桂這下更急了,他心裡清楚,要是不趕緊領著李若璉去抓人,恐怕回頭被抓的就是自己了。
於是,他徑直大喊一聲:“來人!”
立刻有幾個王府侍衛衝了上來,將李若璉架了起來,簇擁著跟著他一同往外走去。
就這樣,李若璉被晉王安排的人手,直接架出了王府。
隨後,晉王親自帶頭,風風火火地開始抓捕涉案的宗室。
李若璉苦笑著搖了搖頭,心中暗自無奈,隨即示意駕著自己的人將自己放下來。
事已至此,他也隻能跟在晉王朱求桂身後,對晉王府下轄的宗室展開抓捕行動。
李若璉心裡很清楚,這位晉王殿下大概率與這通敵賣國之事脫不了乾係。
但此刻晉王願意如此主動地配合,對他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畢竟,這樣一來,案件的查辦或許能更加順利地推進,那些隱藏在暗處的真相,說不定也能更快地浮出水麵。
此時,在大同城,江寧被信王朱由檢請到了代王府中。
江寧剛一踏入代王府大廳,便瞧見朱由檢端坐在原本屬於代王朱鼎渭的王座之上,身前的書案擺滿了密密麻麻的檔案。
江寧微微一怔,心中暗自疑惑,隨即開口問道:“不知殿下召臣前來,所為何事?”
隻見信王朱由檢眼眶泛紅,聲音哽咽地說道:“江大人,本王如今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實在不知如何是好,特向您求助。”
江寧聽聞,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王承恩和黃道周,試圖從他們那裡獲取一些線索。
然而,隻見二人皆是麵色凝重,緩緩搖了搖頭。
見狀,江寧趕忙上前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