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禦書房內,氣氛一片君臣和諧。
江寧見狀,索性趁熱打鐵,向朱由校提出:除六部之外,另外再增設兩部。
聽到江寧的提議,朱由校頓時來了興致,趕忙開口問道:“江愛卿,六部製度由來已久,不知你提議增設的兩部是哪兩部呀?”
其他一眾大臣也紛紛將目光投向江寧。
江寧拱手行禮,笑著說道:“啟稟陛下,如今朝廷既然決議在南方陸續增設港口,對進出商船以及藩邦商船統一進行收稅管理。
所以,臣建議除六部之外,增設一部,名為稅務部。
畢竟,如今全國錢糧賦稅,全部統一歸戶部掌管,戶部的工作量著實有些龐大。
因此,臣建議陛下增設稅務部,也好幫戶部減輕些負擔。”
聽到江寧的話,一旁的郭允厚頓時急了,趕忙說道:“江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
戶部事務一點都不繁忙,老夫覺得自己還能再乾三十年!”
江寧頓時一陣無語,心中暗自罵道:“好你個郭老摳,你今年都多大歲數了,還想著乾三十年,難不成你是打算把自己累死在戶部尚書這個位子上?”
隨即,江寧臉上依舊掛著笑容,開口說道:“郭尚書,如今戶部對商稅管理雖說已然駕輕就熟,但畢竟戶部既要負責稅收,又要掌管錢糧,恐怕難免會顧此失彼。
所以本官建議陛下增設稅務部,今後全國賦稅統一由稅務部進行征收,而後再上交戶部,戶部則負責全程監督。
如此一來,郭老大人隻需每日在戶部清點銀子,倘若哪裡的稅收出現問題,您隨時向皇上參奏便是,又何苦讓戶部官員如此辛勞呢?”
聽聞此言,郭允厚若有所思,隨後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樣也好,老夫每天隻需坐在戶部點銀子,要是發現哪裡的稅收不合適,老夫隨時向皇上參他一本。”
隨後,朱由校又看向孫承宗和袁可立,開口問道:“孫師傅,袁愛卿,你們二位覺得如何?”
孫承宗和袁可立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同時開口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江大人此提議甚是妥當。”
其他六部尚書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畢竟江寧在朝中的名聲和口碑,和魏忠賢一樣非常“硬”,眾人皆知他向來不坑自己人。
朱由校深以為然,讚同地點了點頭,隨即開口問道:“那諸位愛卿不妨舉薦一下稅務部尚書的人選?”
聽聞此言,一眾大臣頓時紛紛躍躍欲試,都準備開口舉薦。
這時,郭允厚趕忙說道:“陛下,老臣舉薦一人,此人絕對足以擔此重任。”
說著,他轉頭看向其他幾位六部尚書,接著道:“諸位,雖說咱們同為六部尚書,但商務部接下來要配合戶部管理全國商稅一事。
所以這個人選,還是由老夫來舉薦更為合適。”
江寧在一旁笑著附和道:“郭老大人舉薦的人選,必定非常合適。”
朱由校笑著開口問道:“郭愛卿,不知你舉薦何人?”
郭允厚趕忙說道:“啟稟陛下,臣舉薦戶部左侍郎畢自嚴。
畢大人精通理財之道,同時為官清廉,嚴於律己,辦事更是細致入微,定能將稅務部管理得井井有條。”
一旁的江寧聽完,深表認同,點頭稱是。
畢自嚴這人,他還是有所了解的,是一位才能絲毫不遜色於郭允厚的能人,其個人能力甚至隱隱在郭允厚之上。
孫承宗和袁可立也趕忙表示同意。
朱由校見狀,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等畢自嚴南方辦案回京之後,便任命他為稅務部尚書。
稅務部與六部規格相同,同樣再設左右侍郎,具體人選,屆時在朝會之上,大家共同商議推薦。
同時,戶部也要儘快做好交接準備工作,務必保證畢自嚴回京之後,稅務部能在最短時間內開始正常運行。”
這時,朱由校再度開口問道:“江愛卿,你方才說要增設兩部,不知另外一部是哪一部,具體又負責哪些事務?”
江寧趕忙恭敬地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如今隨著港口數量增多,西洋諸國以及我大明周邊藩邦都要來朝貢通商。
如此一來,必定需要有一個專門與這些藩邦諸國交接商貿的機構。
因此,臣懇請陛下再設一部,名為理藩院,具體負責接待大明藩邦以及西洋諸國通商等事宜。”
朱由校頓時來了興趣,開口問道:“江愛卿,你的意思是增設理藩院,此後便由理藩院負責與大明藩邦以及西洋諸國洽談通商之事?”
江寧點了點頭。頓時,其他幾位尚書以及孫承宗、袁可立兩位大學士也都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這時,一旁的郭允厚趕忙說道:“陛下,老臣覺得自己還能再多擔些擔子,要不這理藩院尚書的差事就交給老臣吧。
畢竟做生意這事,老臣最拿手,在山西時就已經證明了老臣的能力。”
一旁的江寧聽聞此言,和溫體仁趕忙伸手堵住了郭允厚的嘴,不讓他再說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江寧暗自罵道:“好你個郭老頭,還沒完沒了了!
在山西,你那做的叫什麼生意?
分明就是零元購,那根本就是明搶,能算做生意嗎?
要是讓你郭老摳去跟大明藩邦還有西洋諸國做生意,恐怕朝廷得給理藩院下轄在配備幾十萬水陸大軍,就為了你去零元購!”
看著郭允厚那副模樣,朱由校忍不住笑出了聲,隨即強忍著笑意開口問道:“郭愛卿,為何你此次從山西回來之後,簡直與之前判若兩人?
你究竟經曆了些什麼,不妨給朕講講。”
眼見朱由校發問,郭允厚頓時來了興致。
開始拍著胸口大肆吹噓起來,講自己在山西如何親自提刀上陣,揪出那些貪官汙吏,又是怎樣整治通敵賣國的奸商。
直把他們的家產查抄得一乾二淨,分文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