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聽後,先是露出驚愕的神情,緊接著臉上浮現出笑意,輕輕點了點頭。
不多時,一群身著素服的百姓,以及一眾神情肅穆的將士,手捧靈牌緩緩來到大明英烈祠前。
朱由校見狀,表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他開口說道:“自薩爾滸一戰起,我大明無數熱血兒郎為國捐軀,他們血灑疆場,埋骨遼東。
今日,朝廷修建這大明英烈祠,將陣亡英烈的靈位供奉於此,永享祭祀。
朕已下旨,將他們全部收殮葬於大明英烈祠,供世人以香火祭拜。
每年朕都會親自前來祭奠,後世之君亦當如此。
朝廷不會忘記這些為國戰死的英烈,百姓們也不會忘記,他們是我大明的守護神。
正是因為他們舍身報國,才有了如今大明的安穩日子。”
頓時,身旁的百姓們激動不已,紛紛高呼:“大明萬歲!皇上萬歲!”
就連不少官員也被深深觸動,神情激動地跟著一起呐喊。
朱由校邁著沉穩的步伐,來到英烈祠門前的正下方。
他伸手輕輕一拽,那塊由白布遮蓋著的牌匾便緩緩落下。
刹那間,“大明英烈祠”五個大字赫然顯露出來。
這五個字,筆鋒剛勁又不失莊重,力透牌匾。
在場的官員、軍士以及英烈家屬們,無不為之深深動容。
朱由校在大明諸多皇帝當中,論文化水平,確實不算高,甚至在一眾帝王裡都能排到靠後的位置。
然而,這“大明英烈祠”幾個字,他卻寫得格外用心,傾注了自己對英烈們的敬重與緬懷之情。
而且,就連這塊牌匾,都是他親自精心雕刻製作的。
皇帝親自禦筆題匾,還親自動手雕刻匾額,如此至高無上的榮耀,唯供奉於這英烈祠內的大明英烈們方能享有。
隨後,典禮正式開始。
江寧一招手,那些早已準備就緒的鼓樂手們,立刻開始演奏。
激昂的《大明初征曲》瞬間響徹整個英烈祠,那低沉肅穆又透著金戈鐵馬、氣吞山河之勢的旋律,在場之人無不為之震撼。
這時,江寧帶頭高聲喊道:“明軍威武!”
身後一眾將士們也紛紛扯著嗓子,齊聲高呼:“明軍威武!”
就連朱由校也神情激昂,高舉雙手,跟著大喊:“明軍威武!”
刹那間,這聲音如同滾滾天雷,直衝雲霄,在場眾人皆被深深震撼,不少將士和官員更是當場落淚。
緊接著,陣亡將士的家屬們手捧靈牌,緩緩進入英烈祠內,將靈牌一一安置妥當。
那些沒有家屬的陣亡將士,則由禁軍和錦衣衛莊重地手捧靈牌,進入英烈祠安放。
就連朱由校也親自接過靈牌,小心翼翼地進行安放,並親自焚香祭奠。
隨後,一眾官員也紛紛效仿,焚香祭奠這些為大明捐軀的英烈。
隨著英烈們的家屬依次供奉完靈牌,禁軍和錦衣衛又一批接一批地將靈牌畢恭畢敬地供奉於英烈祠內。
江寧凝視著那密密麻麻的靈牌,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深沉的感慨。
或許在不少人眼中,大明朝弊病叢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無數熱血兒郎,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以自己的生命扞衛著他們心中那個神聖的大明。
由於需要供奉的靈牌數量龐大,整個供奉儀式整整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才終於全部完成。
就在這時,魏忠賢快步走到朱由校身旁,低聲嘀咕了幾句。
朱由校聽完後,輕輕點了點頭。
緊接著,就見魏忠賢抬手一招,頓時,一名約四十歲上下的中年將領,身著鎧甲,腰係孝帶,邁著沉穩的步伐來到朱由校麵前,恭敬地行禮。
隨後,朱由校開口說道:“想必諸位對這位將軍還不太熟悉,朕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這位便是前段時間在遼東立下赫赫戰功的毛文龍將軍,如今也是我大明東江鎮的總兵。
今日,他特地趕來,代替那些鎮守遼東、無法返回京師祭奠英烈的將士們,前來表達敬意。
遼東的將士們雖不能親臨京城祭拜,但他們的心,始終牽掛著英烈祠內的大明英烈。”
隨著朱由校話音落下,毛文龍神情莊重地手捧三炷香,緩緩將其點燃。
而後,他恭恭敬敬地把香插入香爐之內,接著“撲通”一聲跪地,連著磕了三個響頭。
眼眶泛紅,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兄弟們,今日是你們入駐大明英烈祠的好日子。
可如今建奴未滅,遼東戰事吃緊,兄弟們實在無法抽身返回京城。
我毛文龍便代遼東的兄弟們,來送你們這一程。
兄弟們,莫要擔憂,如今天子聖明,滿朝文臣武將皆忠君愛國。
要不了多久,我大明定能將建奴徹底剿滅。
倘若那時我毛文龍還能活著回來,定會前來為兄弟們誦讀大捷的喜訊。
若是我不幸戰死沙場,那便來與兄弟們一同作伴。
我大明兒郎,生死相隨,同生共死。
就算是戰死在沙場上,也不過是在這英烈祠內相聚罷了。”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