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今日加更一章??】
【兄弟們此處打卡簽到?o?o?)】
一旁的信王朱由檢見眾人忙忙碌碌,趕忙跑上前來,神情帶著幾分焦急,開口問道:“江大人,你瞧瞧本王還能幫上些什麼忙?
但凡有用得著本王的地方,您儘管開口吩咐,千萬彆客氣。”
老魏也在一旁,滿臉激動地望著江寧,眼神裡滿是躍躍欲試。
江寧看著他倆這副模樣,心中一陣無奈與無語。
暗自思忖道:這是怎麼個情況?
一位堂堂當朝親王,還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怎麼竟對當街剁人手這事如此感興趣?
也怪不得這位爺日後登基之後,但凡心情不好,便將大臣拉出去砍頭,也不分是敵是友。
再看看旁邊的老魏,江寧更是一陣頭疼,不管什麼事兒,他都想往前湊,咋就如此猴急呢?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皇帝不急,太監急。
再看一旁的朱由校,隻見他麵帶微笑,手中拿著冰糖葫蘆,吃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江寧見此情景,輕輕咳嗽了一聲,說道:“殿下,這些事兒交給黃大人他們去辦吧!
咱們要相信他能處理好。”
聽聞江寧此言,朱由檢神情頓時閃過一絲落寞,輕聲“哦”了一下。
而一旁的老魏,更是整張臉都耷拉下來,不知情的人瞧見,還真以為他丟了二兩銀子呢。
見此情形,江寧也不再多做理會,招呼著朱由校一行人,繼續在城內四處閒逛開來。
眾人一路走走停停,興致盎然地觀賞街邊的雜耍表演,悠然自得。
不知不覺間,已至下午時分,眾人方才驚覺天色漸晚,便決定返程。
隻見原本老魏肩上扛著一串冰糖葫蘆,已經被朱由校與朱由檢兄弟倆吃得乾乾淨淨。
江寧見狀,心中一陣無語,暗自嘀咕道:“真是服了你個朱兄,大明兩京一十三省擔在我一人肩頭。
你倒好,吃個冰糖葫蘆,還有老魏給你扛著,這算哪門子事兒啊!”
因這處地方離朱由檢的新王府較近,朱由校便決定先送弟弟回府,之後再與江寧道彆,返回皇宮。
目睹這一幕,江寧不禁心生感慨。
帝王家的曆史,向來殘酷冰冷,史書中所載的兄弟相殘、父子反目之事,多如牛毛。
即便是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樣的千古明君,也未能逃脫權力鬥爭對親情的侵蝕。
然而,即便在殘酷,也有人性的閃光點。
這一點,在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二人身上體現得溫和多了。
或許是幼年時的經曆,朱由檢對親情格外珍視。
而朱由校,對這位自幼相伴、相依為命的弟弟,更是愛護至極、信任有加。
平日裡,對朱由檢的賞賜豐厚至極。
即便自己大婚之時,內庫並不充盈,手頭拮據,但他從未短少過弟弟的用度。
這份情誼,在大明皇族之中,可謂獨一無二。
遙想當年,萬曆皇帝對待自己的親弟弟潞王,也沒有朱由校對朱由檢這樣好。
據說,潞王受封王爵後,萬曆皇帝幾次打算讓潞王前往封地就藩,卻都被李太後以種種緣由阻攔,將潞王留在身邊,直至其成年後方才就藩。
再看朱由校對待朱由檢,簡直恨不得讓弟弟直接搬入皇宮與自己同住,就連朱由檢的信王府,也是朱由校親自下旨精心修建。
之前朝中有官員上奏,諫言朱由檢不應整日在京城四處閒逛,還頻繁與官員往來。
可朱由校對這些言論毫不在意。
也難怪,曆史上朱由校彌留之時,把朱由檢叫到身旁,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弟弟你瘦了,一定要保重身體才是。”
最後,更是留下那句廣為流傳的曆史名言:“吾弟當為堯舜。”
隻可惜,朱由檢這孩子性格存在致命缺陷。
他喜怒無常,剛愎自用且偏聽偏信,在麵對複雜局勢時舉措失當,最終致使局勢失控,大明王朝大廈將傾,自己也落得個自掛東南枝的結局。
………………
幾人一路有說有笑,不知不覺便來到了信王府不遠處。
朱由校麵帶微笑,對朱由檢說道:“五弟,今日逛了一整天,你也早些回去休息。
過些日子進宮來,與皇兄一同用膳。”
說完,他像是想起什麼,轉頭笑著看向江寧。
江寧見狀,目光在周圍掃視一圈,左顧右盼,神情有些疑惑。
好奇地問道:“陛下,您看啥呢?”
朱由校笑著說道:“江兄,到時候你也一起來,咱們一同熱鬨熱鬨。”
江寧聽聞,點頭應下。
朱由檢同樣點頭,隨後領著王承恩及幾名王府護衛,朝王府方向走去。
看著朱由檢漸行漸遠的背影,朱由校眼中滿是兄長的關愛之情。
就在這時,一直默默跟在眾人身旁的高文彩,突然快步上前。
隻見他俯身從地上迅速撿起兩顆石子,猛地發力擲出,石子如流星般暴射而出,精準地打在離朱由校不遠處兩名身背貨物的行人身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皆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
說時遲那時快,高文彩幾個箭步衝到兩人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