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閒事聊完,江寧便切入正事。
他一臉正色地問道:“李軍,本官派你到貴州一年多了,想必你對貴州的大小事務都了如指掌。
本官問你,貴州宣慰司田氏是個什麼情況?”
李軍趕忙站起身,同樣一臉正色地回道:“啟稟大人,卑職來貴州一年有餘,已將貴州大小事宜探查清楚。
貴州原本有四大土司,其中播州楊氏,在萬曆年間,楊應龍起兵反叛,後被朝廷大軍平定。
隨後,朝廷對其領地實行改土歸流,設置遵義府,從此播州楊氏不複存在。
其次便是思州田氏,也就是如今的貴州宣慰司田氏,同時它也是貴州境內最大的土司。
永樂年間,田氏發生內鬥,被朝廷平定後,改設八府。
當時朝廷給田氏保留了四府土官之職,其餘四府則由朝廷選派流官進行管理。
不過,當年播州楊應龍起兵反叛時,田氏出力頗多,後來朝廷索性將那四府的流官召回。
如今,田氏下轄八府均為土官。
如今田氏的當家人田中文便是貴州宣慰使,其麾下土兵約有四萬餘人。
但據卑職暗中打探,實際兵力起碼有六餘人。
田中文前幾年還向朝廷上奏,請求讓其子田征世襲宣慰使之職。”
江寧聞言點了點頭,這下算是明白了。
敢情這田氏在貴州省內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雖無諸侯名分,但領地眾多,下轄八府皆為土官自治,宣慰使掌控著實權,等同於是一方諸侯。
也難怪先前碰到的田征在自己麵前敢如此囂張。
隨後,江寧再度開口問道:“那如今這田氏在貴州這麼多年,可曾有不法之事?
或者像安邦彥一樣,對朝廷心懷異誌?”
聽到江寧的問話,坐在一旁的貴州巡撫王三善和總兵魯欽,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他們生怕這位四省總督江大人,因為先前田征的無理舉動,一怒之下直接要鏟除田氏,那可就麻煩大了。
兩人趕忙站起身,剛要說話,江寧冷冷地瞪了他們一眼,說道:“本官沒問你們兩個!”
二人頓時尷尬地坐了回去。
李軍見狀,趕忙回答:“啟稟大人,田氏這些年來在貴州境內雖有些不法之舉,但都不算太出格。
田中文繼承貴州宣慰使之職後,依舊實行土官自治,與朝廷交往不算多。
其下轄的土民與朝廷治下的漢民之間雖偶有矛盾,但並無太大衝突。
安邦彥起兵造反之時,曾試圖拉攏田中文,不過田中文並未答應。
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目前田氏並沒有反叛朝廷的心思。”
就在這時,坐在一旁的巡撫王三善也趕忙站起身來。
打著哈哈說道:“就是就是,田氏一直以來雖說和朝廷關係算不得多麼融洽,但也還算相安無事。
前些年貴州遭遇災荒之時,田氏還曾拿出糧食救濟百姓,跟安邦彥那逆賊完全不是一路人。”
聽著王三善的話,江寧示意李軍繼續說下去。
於是李軍再度開口說道:“據卑職安排在田氏內部的人手打探到的消息,如今的田氏並非鐵板一塊。
其下轄八府的官員全都是田氏族人,內部矛盾重重,時常為了爭奪礦產資源而相互火拚。
田中文雖身為貴州宣慰使,但個人威望不足,難以壓製住下邊的人。
如今,田氏下轄八府之中,僅有兩府是田中文的心腹,其餘六位土知府根本不買田中文的賬。
所以,田中文即便想跟隨安邦彥起兵造反,也沒有足夠的實力。”
江寧從李軍的話中敏銳地察覺到了關鍵信息,隨即開口問道:“你說田氏下轄八府經常相互火拚,爭奪礦產,這具體是怎麼回事?
給本官詳細說說。”
李軍思索片刻後回答道:“回稟大人,貴州境內礦產豐富,其中不乏銅礦、金礦、朱砂礦等珍貴礦產,大多被當地土司把持。
田氏下轄八府就掌控了不少,但資源有限,分配不均,導致田氏下轄八府之間經常發生衝突。
而且,他們還常常利用驛站,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私自販賣茶葉、鐵、銅等諸多礦產資源。”
聽到這裡,江寧算是徹底明白了。
隨後,江寧轉過頭,目光如炬地冷冷盯著貴州巡撫王三善。
質問道:“王大人,給本官講講,你這般極力為田中文開脫,田中文每年到底給了你多少銀子?
值得你如此賣力地替他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