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漣自然不知張五爺內心想法,眼見行刑結束,他便命人將人皮內填滿稻草,縫合之後,直接掛在西直牌樓示眾。
看著掛在旗杆上的幾十具“稻草手辦”,楊漣滿意地點點頭,隨後帶著張五爺離開,前往皇宮向朱由校複命。
現場的百姓們紛紛議論,都覺得今後能過上太平日子了,無不大讚皇上聖明。
與此同時,此前參加科舉並全部被錄取的東林學子聽聞此消息後,大驚失色。
皇上重新啟用太祖《大誥》,還對拒絕推行改製教學的一眾官員施以剝皮楦草之刑,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對天下學子的欺壓與侮辱。
這些一向自視甚高的江南學子,怎能咽下這口氣?
於是,不少人紛紛聚集起來,前往午門之外抗議。
楊漣和張五爺來到午門,看到聚集的眾多學子,心中頓感疑惑。
隨後,張五爺叫來午門值守的侍衛詢問情況。
聽完侍衛講述,楊漣冷笑連連,說道:“這群江南學子真是無法無天,竟敢公然在午門之外聚眾,意圖逼宮,必須嚴加懲處!”
說罷,便與張五爺前往禦書房。
不多時,二人來到禦書房門外。
方孝忠趕忙進去通報,很快便將他們請了進去。
朱由校正坐在禦座上批閱奏章,方正化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楊漣趕忙開口道:“臣楊漣,奉陛下旨意監斬三十八名對抗朝廷改製教學的犯官,現已行刑完畢,特來向陛下複旨。”
朱由校抬起頭,點了點頭,微笑著說:“楊愛卿,辛苦了!”
楊漣隻覺得心頭一暖,略帶哽咽地說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此乃臣子本分。”
朱由校又對楊漣好言安慰了一番。
就在這時,楊漣說道:“啟稟陛下,方才臣入宮時,發現午門之外有不少江南東林學子聚眾鬨事,紛紛指責陛下重新啟用太祖《大誥》是輕視天下學子,手段太過殘忍,非仁君所為。”
朱由校微微一愣。這時,楊漣接著說:“陛下,臣請旨前去將他們全部鎮壓。”
朱由校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鎮壓大可不必,朕自有安排,楊愛卿不必擔憂。”
楊漣聞言,隻好作罷,隨後起身告辭離開。
此時,禦書房內隻剩下朱由校、方正化和張五爺。
朱由校轉頭笑著對方正化說:“方大伴,你去傳旨,讓李若愚把午門之外的東林學子全部安排了吧。”
方正化領命,匆匆離去傳旨。
這時,張五爺開口道:“陛下,臣有一事想請陛下恩準。”
朱由校也笑著說:“什麼事?
你但說無妨。”
張五爺滿臉笑意地說:“陛下,臣覺得這位楊大人是個做錦衣衛的好料子,想請陛下將楊大人調入錦衣衛。”
朱由校聽後,神情有些詫異,隨即問道:“張五,楊漣身上究竟有什麼特質,讓你如此看重?”
張五爺笑著解釋道:“這位楊大人心狠手辣,天賦異稟。
今日在西直牌樓處決犯官時,他麵不改色,這份冷峻與心性實在難得。
所以臣鬥膽想請陛下將楊大人調入錦衣衛,如此一來,臣這一身本事也算有了傳人。”
朱由校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張五,此事朕知道了。
但楊漣畢竟是正途出身的讀書人,若讓他進入錦還需從長計議。”
張五爺聽後,也隻好點頭。
隨後,張五爺又開口道:“陛下,據山東傳來的最新情報,目前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具體時間大概定在八月初,還請陛下早做準備。”
朱由校點頭道:“朕知曉了,朕會著手布置安排。”
之後,張五爺告辭離開。
與此同時,方正化來到司禮監,看到正在喝茶的李若愚,笑著說:“李公公,今日竟如此清閒!”
李若愚趕忙起身,笑著回應:“方公公,今兒個怎麼有空來司禮監了?
可是陛下有旨意傳達?”
方正化笑著說:“陛下有旨,午門之外東林學子聚眾鬨事,讓李公公去把他們安排了。”
李若愚點頭道:“咱家知道了,這就去。”
這時,方正化上前小聲對李若愚說:“李公公,這次可不能直接動鞭子了,對方都是讀書人,得給他們留個體麵。”
李若愚麵露難色,一臉為難地說:“方公公,若不動鞭子,這些讀書人哪會輕易低頭?
畢竟咱們都是閹人,他們向來瞧不起咱們,咱家要是不用鞭子,如何安排他們?”
方正化笑著說:“李公公有所不知,成祖永樂年間曾頒布詔令,朝廷任命的官員若是拒絕赴任,可處以宮刑。
聽說魏公公執掌的東廠如今人手緊張,雖說魏公公不在京城,但李公公身為司禮監首席秉筆,自然有權任命他們去東廠任職。”
李若愚聽後,瞬間點頭,滿臉笑意地說:“方公公,多謝提醒,咱家明白了,這就去。”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