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數日之後,京城皇宮大內,朱由校收到田爾耕送來的加急密報,看完之後,怒不可遏。他立刻召集內閣、五軍都督府以及六部的大佬們,前往禦書房商議對策。
朱由校將江南發生的情況講述了一遍,在場眾人聽聞後,無不麵露憤慨之色。
當下,大明局勢整體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此刻正是大明能否實現中興的關鍵時期。
誰能想到,這些江南的東林官紳竟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鬨事。
倘若放任不管,任由他們煽動百姓,一旦事態擴大,江南動亂起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就在這時,內閣首輔孫承宗站了出來,奏道:“陛下,老臣請旨領兵南下,定要徹底平息此事。”
朱由校聞言,沉默片刻後,輕歎一聲說道:“孫師傅還是留在朝廷,協助朕處理政務吧,至於領兵南下之人,另行選派。”
朱由校並非不信任孫承宗,作為自己的老師,孫承宗一直默默在背後支持自己,還配合江寧推動各項政策的改進與施行,如今已位極人臣。
朱由校希望老師能安享晚年,若讓孫承宗以內閣首輔的身份領兵南下,勢必會得罪許多人,容易晚節不保。
江寧好歹還有個老魏在前邊吸引各方火力,可要是孫承宗去了,恐怕南方東林士紳所有的矛頭都會直指他,這是朱由校不願見到的。
想到這兒,朱由校忽然記起幾日前與方正化談論過的王紹徽。
此人手段強硬且頗具能力,又是魏忠賢一派的,也算是保皇黨成員,自己本就打算重用他,不妨就借此次事件,試探一下王紹徽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大力栽培。
最終,朱由校下旨,將國子監祭酒王紹徽調任南直隸巡撫,同時命令英國公張維賢領兵兩萬,與王紹徽一同從天津乘船南下,協助鄒元標、官應震處理江南事宜。
朱由校之所以啟用張維賢,而非陳策和沈有容這兩位老將,一方麵是考慮到陳策、沈有容作為正經武將,在打仗方麵自然是一把好手。
但此次江南事件更多屬於政治爭鬥範疇,他們出麵並不合適。
另一方麵,英國公張維賢雖出身勳貴,卻明顯更擅長處理朝堂政事。
由張維賢和王紹徽一同南下,這樣的搭配堪稱絕妙。
隨後,張維賢領旨謝恩,朱由校當場下發調兵聖旨。
此時,正在國子監訓誡一眾學子的王紹徽接到聖旨,瞬間感覺自己仿佛走上了人生巔峰。
原本他想著自己起碼還得熬上幾年才能進步,沒想到如今竟直接升任南直隸巡撫,這可是封疆大吏的要職。
要知道,南直隸巡撫的地位高於其他地方巡撫,一旦自己在任上乾出成績,將來回到京城擔任一部尚書之職,也是十拿九穩的事,再進一步內閣也並非毫無可能。
聽聞王紹徽這個“活閻王”要調任南直隸升任巡撫,國子監的一眾學子無不歡呼雀躍,甚至有人眼含熱淚,直呼蒼天有眼。
要知道,自打王紹徽擔任國子監祭酒以來,這些學子的日子可謂苦不堪言。
王紹徽將手中的差事交接完畢後,又給國子監的一眾學子上了人生的最後一堂課。
他麵帶微笑地說道:“老夫能夠擔任國子監祭酒,教導諸位,實乃老夫此生最大的幸事。
說句心裡話,老夫還真有些舍不得離開你們。
但如今皇上有旨,老夫不敢不從。
不過你們放心,老夫雖說要走了,但在臨彆之際,定會為你們挑選一位能力遠在老夫之上的新任祭酒。”
這一番話,讓原本滿心歡喜的一眾學子瞬間愣在原地,個個心驚膽戰。
在這些學子眼中,王紹徽可是出了名的“活閻王”,能被王紹徽如此推崇、值得他推薦的人,想必也是個厲害角色。
想到這兒,眾多學子不禁淚如雨下。
隨後,王紹徽進宮麵聖,領旨謝恩後,向朱由校舉薦了此前被調回京師賦閒在家的原四川巡撫徐可求,希望由他接任國子監祭酒一職。朱由校欣然應允。
王紹徽與徐可求乃是相交多年的摯友。徐可求雖年紀比王紹徽大了不少,且在四川巡撫任上任職多年,手段與能力也很不錯。
隻是此前江寧為防止四川局勢失控,通過內閣首輔孫承宗下令將徐可求調回京師,此後徐可求便一直賦閒,朝廷也沒有另行安排差事。
當聽聞好友舉薦自己擔任國子監祭酒,徐可求覺得這差事於自己而言頗為合適。
畢竟他在四川巡撫任上多年,治理手段主要以教化、懷柔土司為主,如今在國子監教導學子,也算是專業對口。
畢竟他徐可求可不是隻會說教的老夫子,有的是手段和力氣。
之後,王紹徽便馬不停蹄地趕去五軍都督府,與張維賢會合。二人會合後,即刻火速出京,前往天津乘船南下。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