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身在雲南府的江寧,在調遣四路大軍,共計十二萬人馬,如狂風般席卷雲南全省。
在短短兩個月內,先後蕩平十三家土司。
就連後世本會發生的沙普之亂,也被江寧徹底扼殺於萌芽狀態。
武定土司吾必奎,被曹變蛟親率三萬精銳一舉剿滅全族。
王弄山土司沙源及其子沙定州,在孫傳庭所率兵馬的強攻之下,亦未能幸免,闔族覆滅。
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同樣未能逃脫被盧象升領軍剿滅全族的命運。
姚安府土司高文卓與其兩兄弟高文明、高文遠,糾結周邊土司,集結三萬人馬,氣勢洶洶地前往雲南府,找江寧討要說法。
然而,他們行至半路,便遭遇茅元儀所部。
雙方剛一照麵,在神機營先進火器的猛烈攻擊下,這三萬之眾頓時陣腳大亂,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高文卓三兄弟當場被擒,殘部倉惶往姚安府逃竄。
怎料,剛到姚安府,便又撞上剛剛剿滅武定土司吾必奎的曹變蛟。
曹變蛟毫不遲疑,果斷下令全軍出擊,一陣廝殺,斬敵八千,剩餘人馬儘數被俘。
姚安府土司高文卓一族,就此被誅滅。
至此,雲南境內其餘土司皆如驚弓之鳥,惶恐不安。
他們趕忙備好厚禮,同時嚴令族人不得生事,火急火燎地奔赴雲南府,拜見江寧。
生怕去的晚了,自己便會成為下一個被剿滅的對象。
起初,曾有人提議眾多土司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朝廷大軍,甚至妄圖趁機將雲南從大明版圖中獨立出去。
但這種提議很快便被麗江土司木增和臨安府趙晟否決。
雲南境內土司雖多,可彼此間矛盾錯綜複雜,積怨已久。
真要聚在一起,不說對抗朝廷大軍,恐怕還沒和朝廷交鋒,內部便已爭鬥得不可開交了。
與其心存妄想,倒不如早早向朝廷欽差示好,以求自保。
於是,木增和趙晟備好重禮,率先前往雲南府,拜見江寧。
其餘土司見木增和趙成都已帶頭臣服,頓時沒了抗爭的底氣,也紛紛趕忙備上厚禮,匆匆趕往雲南府。
此時,身在雲南府的江寧,得知山東白蓮教徐鴻儒已然起兵造反,心中不禁焦急起來。
他深知,不能再在雲南耽擱下去,必須儘快返回京師,以防山東局勢失控。
恰在此時,又收到各地土司前來雲南府拜見的消息,江寧心中大喜,隨即下令四路大軍即刻返回雲南府。
盧象升、孫傳庭、曹變蛟、茅元儀四人接到江寧指令後,火速率領四路大軍向雲南府趕來。
一路上,他們撞見不少正匆忙趕往雲南府的土司。
這些土司見四路大軍軍容嚴整,將士們個個殺氣騰騰,不禁暗自慶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要是當初選擇與朝廷硬拚,恐怕此刻這四路大軍早已殺至自家老巢。
十日後,各路土司與四路大軍一同進入雲南府。
江寧得知消息,派人將老國公沐昌祚請來,一同在巡撫衙門設宴,宴請諸位土司。
宴飲期間,江寧突然命人展示被剿滅的十三家土司首領的首級。
這一幕,頓時讓在場的其餘土司嚇得肝膽俱裂,紛紛跪地,聲淚俱下地表示他們對朝廷、對大明忠心耿耿,同時對這十三家被剿滅的土司表達了不共戴天的立場,以示徹底劃清界限。
看著眾人的表現,江寧滿意地點點頭,隨後站起身來,微笑著說道:“本官此次率大軍入滇,隻為三件事,第一件是公平公正,第二件還是公平公正,第三件依舊是公平公正。”
在場一眾土司聽得雲裡霧裡,不明所以。
這時,江寧大手一揮,隻見李若璉將先前抓捕的雲南各地官員押了上來,其中便有雲南總兵李大贄。
接著,江寧命人當眾宣布這一百餘名官員在雲南境內貪贓枉法、無惡不作、欺壓土司與土民的種種劣跡。
並鄭重表示,無論是土民還是漢民,皆為大明治下子民,理應一視同仁。
這些官員拿著朝廷俸祿,卻乾著魚肉百姓的勾當,絕不能姑息。
當即下令錦衣衛對這一百多名官員施以酷刑,而後儘數斬殺,家產充公。
雲南總兵李大贄更是罪加一等,被處以淩遲之刑。
同時,江寧責令退還土司們被掠奪的財物與土地。
在場土司見狀,無不感恩戴德,對江寧的看法也大為改觀。
他們原本以為江寧隻會動用武力逼迫他們臣服,卻不曾想,江寧還會為他們主持公道。
隨後,江寧表明朝廷要在雲南全麵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希望各地土司能夠積極配合,同時交出手中兵權。
提及兵權一事,各地土司麵露難色,紛紛表示,由於各土司之間民族不同、信仰各異,且互有矛盾,希望江寧能寬限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