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集合打卡簽到一下??】
隨後,江寧又將“火耗歸公”的具體事宜給朱由校詳細講述了一遍。
朱由校聽完後,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接著,江寧順勢將話題引到了“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上。
此前朱由校已在北方數省大力推進興辦義學,還對不少有功名卻不入朝為官、反倒禍害鄉裡的鄉紳采取了措施,該抓的抓,該殺的殺,收回了他們的特權。
朱由校聽完江寧提及“士紳一體當差納糧”,點了點頭說道:“江兄,你說的這些朕也考慮過。
畢竟如今朝廷不能總在百姓身上打主意,這些士紳坐擁萬貫家財,卻既不納稅,也不服徭役,還魚肉百姓,朕早就有整治他們的想法了。”
江寧一聽,頓時大喜,說道:“陛下,那可真是巧了,年後咱們就著手推進此事。
江南那邊暫且先放一放,先從西南和北方數省開始。”
朱由校聽完,有些震驚地盯著江寧,開口問道:“江兄,你是不是太著急了些?
之前朕不過是下旨革了這些人的功名,把他們貶為白身,他們就敢公然糾集族人,打砸官府。
這要是直接推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他們還不得起兵造反啊?”
江寧聞言,哈哈大笑,說道:“陛下,他們要是造反,那可就再好不過了,臣就怕他們不反。”
朱由校滿臉不敢置信,問道:“江兄,你到底站哪邊的?
你應該和朕才是一條心啊,你還盼著他們造朕的反?”
江寧笑著解釋道:“陛下呀,如今京營坐擁30萬大軍,西南四省也已被徹底平定。
剛好趁著這個時機,將士紳一體當差納糧推行到底。
至於北方數省,山西之前已經整治過一輪。
等白蓮教之亂平定後,山東境內的所有勢力也會被連根拔除。
剩下的河南、陝西、北直隸,要是誰敢鬨事,直接發兵就地鎮壓。”
朱由校猛地一拍腦袋,尷尬地說道:“江兄,朕都把這茬給忘了。
咱們之前一直行事謹慎,朕都忘了如今咱們手握幾十萬大軍,不用再裝孫子了。”
江寧笑著說道:“先穿襪子再穿鞋,先當孫子再當爺。
咱們都當了這麼久的孫子,也該揚眉吐氣當回爺了,不然傳出去讓人笑話。”
朱由校也點頭笑道:“江兄言之有理。”
緊接著,江寧又說道:“陛下,臣打算年後在北方數省清查軍田,把各地官兵侵占的軍田儘數收回。
對於那些侵占軍田的人,該殺的殺,該抓的抓。
軍田收歸後,統一由五軍都督府進行管理。
還是按照之前的規劃,各地衛所官兵不再從事種田事務,同時廢除軍戶製,改用募兵製,以三年為一期。
到期後,表現優異且有軍功的,提拔任用,繼續留在軍中。
其餘的全部退役返鄉。至於軍田,當地百姓可依據人數和戶籍申請耕種。
賦稅方麵,由五軍都督府和百姓各承擔一半,種出的糧食同樣各占一半。
若遇到天災,朝廷減免賦稅,百姓也能一同享受減免政策。”
朱由校聞言點頭,說道:“江兄,你的這個提議甚好。
如今大明雖號稱擁兵百萬,但實際上衛所軍早就形同虛設,能依靠的隻有九邊邊軍。
可九邊邊軍曆經多年,戰力堪憂,耗費還巨大。
五軍都督府由你主事,既然你已決定此事,朕全力支持你。”
江寧一臉正色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把這件事辦得妥妥當當。”
聽著江寧的回答,朱由校心中大喜。
他深知自己這位江兄,什麼都好,就是那種不催不奮進、不逼不乾活的性子。
這不稍微逼了一下,一下子就解決了這麼多棘手之事。
要是再加把勁,說不定自己這個皇帝都能直接躺平享清福了。
隨即,朱由校便琢磨著接下來該怎麼再“逼”江寧一把。
就在這時,隻見方正化滿臉慌張,火急火燎地徑直跑了進來,大聲說道:“陛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朱由校微微一愣,開口問道:“出什麼事了?”
方正化滿臉焦急地回道:“陛下,魏公公和郭大人在午門之外打起來了,侍衛們怎麼拉都拉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