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邊境與塞外蒙古即將燃起戰火之際,大明京師卻呈現出有條不紊的忙碌景象。
朝堂上下,君臣各司其職,一派井然。
江寧從京營抽調了數萬士兵,讓他們帶著戰馬奔赴北直隸各地的軍田,協助百姓進行農耕。
為嚴肅軍紀,他規定士兵們需自帶乾糧,甚至連百姓的一滴水都不許喝,還安排了五軍都督府的軍法官隨行監督。
轉眼間,清明節到了。江寧獨自一人騎著馬,帶著祭品,朝著城外走去,準備去祭奠埋葬在京郊的父母。
剛到城門口,便遇上了老魏。
老魏見江寧一身素衣,騎馬攜祭品,趕忙笑著打招呼:“侯爺,這是要出城祭奠親人呐?”
江寧微笑著點點頭,回應道:“去年出征西南,沒時間祭掃,今年無論如何也得去祭奠一番,也算是儘儘孝道。”
老魏聽了,點頭稱是,接著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與侯爺同行吧。”
江寧微微一愣,自己隻是去給父母上墳,老魏跟著湊什麼熱鬨,難道是閒得慌?
可看著老魏那熱情的模樣,江寧實在不好意思拒絕,隻好點頭應允。
老魏見狀,立刻翻身上馬,帶著幾十名東廠番子,與江寧一同朝著城外趕去。
沒走多遠,他們又碰到了朱由檢。
朱由檢正帶著幾十名王府侍衛和王承恩,看樣子也是要去祭奠。
朱由檢聽到身後有動靜,轉頭一看,見是江寧和老魏,便命令眾人停下等候。
不多時,江寧等人趕了上來。朱由檢笑著問道:“二哥,這是要出京祭奠親人?”
江寧點頭。朱由檢接著說:“我正要去祭奠母妃,不知二哥父母葬在何處?”
江寧回答道:“就在不遠處的京郊。”
朱由檢聽後點了點頭,說道:“那恰好順路,咱們一道走吧。”
江寧心中一陣無語,暗自思忖: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清明上墳居然還能碰上組團的,這可真是開了眼界。
隨後,眾人一同騎馬出發。
半個時辰後,眾人來到一片農田旁。
隻見這片農田足有上百畝,還有幾間房屋,旁邊還有幾名百姓忙碌著。
江寧拎著祭品,朝著房屋走去。
朱由檢和老魏領著眾人跟在後麵。
不多時,江寧來到房屋前,與幾名百姓打過招呼後,繼續向前。
沒一會兒,便來到兩座墳塚前。
看著墓碑上“先考江公伯遠之墓”“慈母江寧氏之墓”的字樣,江寧頓時思緒翻湧。
數年前,他剛穿越到大明時,整個人陷入極度恐慌之中。
畢竟穿越這種事太過離奇,可父母卻依舊對他關愛備至。
即便聽到他的一些瘋言瘋語,父母也隻當他是生了病,反而加倍疼愛他。
作為家中獨子,江寧在最初的兩年深切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也迅速融入了這個家庭。
一家人其樂融融,令旁人羨慕不已。
然而,僅僅兩年後,父母便雙雙因病離世,這讓江寧悲痛萬分。
跟在江寧身後的朱由檢和老魏對視一眼,朱由檢小聲問道:“魏公公,此處便是二哥父母的墳墓?”
老魏點頭回應:“回殿下,正是侯爺父母的墳墓。
就連周圍這百畝田地,也是侯爺用自家上等良田從原先主人手中換來的。
剛才那幾戶人家,本是侯爺父母生前府中的老人,後來侯爺入朝為官,便派人將他們接了回來,安置在此處替侯爺照看父母的墳墓。”
說到這兒,老魏不禁哽咽起來,紅著眼眶說道:“侯爺太可憐了,年紀輕輕便無依無靠,孤孤單單的。”
朱由檢聽了,眼眶也紅了。
隨後,兩人吩咐眾人先到田邊等候,接著走到江寧身後,看著江寧父母的墓碑。
江寧看著被打理得乾乾淨淨的墳塚,徑直拿出祭品擺好,點燃香燭,開始祭拜,眼眶漸漸泛紅。
就在這時,老魏突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直接跪在地上,拿起旁邊的紙錢便開始焚燒。
這一舉動讓原本沉浸在悲痛中的江寧當場愣住。
誰知,緊接著朱由檢也跟著跪了下去,幫忙焚燒祭品。
江寧無奈地歎息一聲,也沒多說什麼。
不多時,祭品燒完,江寧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站起身來。
卻見老魏趴在一旁哭得死去活來,江寧隻好上前將他扶起。
原本想開口安慰幾句,可話到嘴邊,又覺得有些怪怪的,便閉上了嘴。
這時,朱由檢也站起身來,看著老魏,沒好氣地說道:“魏公公,你哭個什麼勁兒呀,咱們是來祭奠二哥父母的,你咋傷心成這樣?”
老魏哽咽著說道:“殿下呀,老奴是個閹人,早就如同孤魂野鬼一般。
父母的墳墓,平日裡也是靠家中子侄代為祭祀。
今日見侯爺祭奠父母,我便想起了自己那苦命的父母,一時悲從中來,還請殿下和侯爺見諒。”
說著,便擦起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