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京營大比武_天啟朝第一攪屎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7章 京營大比武(1 / 2)

如今,京營已被江寧陸續派出十幾萬兵馬。

其中,10萬兵馬先後由何可綱和滿桂率領,出兵塞外收複河套平原。

5萬兵馬則被秦良玉與鄧文明帶領,去清查北方衛所軍田。

還有數萬兵馬被江寧派去協助百姓耕種軍田。

如此一來,京營如今尚餘十幾萬人馬。

江寧深知,若一味對這些將士采取高壓訓練,長此以往,士兵必定難以承受。

於是,他前前後後招募了許多有功名在身的文人進入軍中,擔任基層軍官。

這些文人不僅教普通將士讀書識字,還會在閒暇之時給將士們說書唱戲,極大地豐富了士兵們原本枯燥的生活。

就連軍中的軍醫,江寧也從民間招募了不少,利用空閒時間傳授將士們醫學知識,確保他們日後在戰場上能夠實現自救或救助戰友。

為進一步鼓舞士氣,江寧還為京營將士製定了一係列榮耀製度,以此增強將士們的榮耀感與使命感,讓他們明白為何而戰。

江寧明白,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單純依靠高壓軍法練兵。

畢竟,以前的製度不完善,將士們的戰力直接和軍餉掛鉤,軍餉充足,戰力拉滿,軍餉不足,戰力清零。

當然,江寧並非隻是一味畫餅,而是實實在在給予了將士們諸多福利。

就拿今日五軍左衛的全軍大比武來說,凡是成績優異者,不僅能獲得全軍表揚與榮譽稱號,還有提拔晉升的機會,另外還會得到一筆豐厚賞金。

正是在這種恩威並施,即“大棒加紅棗”的雙重政策之下,京營士兵在短短兩年內,戰力實現了直線飆升。

隨後,江寧領著朱由檢和老魏巡視了士兵營房。

看到營房內整齊有序的內務,朱由檢和老魏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了。

老魏滿臉疑惑地問:“侯爺,行軍打仗有必要讓將士們搞這些看似無用的事嗎?”

江寧耐心解釋道:“魏公公,良好的內務可是一名士兵具備良好軍事素養的體現,同時,它還能鍛煉士兵的自我管控能力。”

接著,江寧又向老魏和朱由檢詳細講解了如今五軍營與其他幾營的不同之處。

要知道,五軍營如今滿編9萬人,分為左、中、右三衛,每衛下轄3萬人馬。

與此同時,這三萬人馬又被細致地劃分為十個千戶,每個千戶下轄三千兵馬。

每個千戶再進一步分為十個百戶,每個百戶統領三百兵馬。

而每個百戶之下又分為三個總旗,每個總旗管轄一百人。

每個總旗下設三名小旗,每個小旗管轄三十三人。

小旗下轄三名校尉,每名校尉管轄十人。

在人員配置上,江寧借鑒了後世的“三三製”模式,從全方位提升整體軍隊的軍事素養與作戰實力。

不僅如此,江寧還對軍事人員的職能進行了調整與劃分。

在百戶以上的軍事主官中,為每位主官配備兩名副手,分彆是參軍和參事。

參軍的職責類似於後世軍隊中的參謀長,主要負責出謀劃策,協助軍事主官製定作戰計劃等相關工作,需要具備豐富的軍事謀略與規劃能力。

參事則如同後世軍隊中的政委,主要負責軍隊人員的思想工作,士兵的日常生活,確保士兵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與生活秩序。

對於這兩類人員,有著嚴格的任職要求。

參軍不僅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更需具備親身參與作戰的經驗,才能勝任此職。

參事的要求相對而言稍低一些,但目前京營各級軍事單位中的參事,大多擁有秀才功名,可謂是棄筆從戎,投身軍旅。

而參軍一職,則是通過武舉選拔,挑選那些文化水平較高且策論成績優異者來擔任。

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係列軍事改革,江寧甚至不惜對武將品級進行了一次全麵大調整。

如今,五軍都督府中,左都督為正一品,右都督為從一品。

都督同知為正二品,都督僉事為從二品。

都指揮使為正三品,都指揮同知和都指揮僉事為從三品。

指揮使為正四品,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為從四品。

千戶和鎮撫使為正五品,副千戶為從五品。

百戶為正六品,總旗為正七品,小旗為正八品,校尉為正九品。

千戶以下的軍官,可依據軍功大小進行晉升。

而千戶以上的軍官,若想晉升,除了要有顯著軍功,還必須通過五軍都督府組織的各方麵嚴格考核才行。

另外,江寧將鎮撫使的職能明確為軍法糾察,鎮撫使及其下轄人員統一歸五軍都督府管理,以確保軍隊紀律的嚴明與執法的公正。

原本江寧計劃全麵參考後世軍製進行整編,但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由於所處時代不同,大明朝的社會主體思想以及個人價值觀與後世差異巨大。

完全照搬後世軍製並不現實。現有的製度可能不是最先進的,但卻是最符合大明當前國情的選擇。


最新小说: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 俠客行無敵石破天亂殺三界六道 金牌尋寶人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敵國 朱顏執鼎 夏鼎商鼐 心神變 影中先生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