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沒有眼淚,真男兒永不後退。
看著雙方共計十五萬人馬陷入激烈廝殺,率領十萬兵馬壓陣的何可綱,緊握刀柄的右手微微顫抖。
這是他自從遼東調回京師後的第二場大戰,而且還是對戰蒙古。
他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不僅關乎大明收複河套平原的計劃,更有著江寧的信任以及恩師沈有容的厚望。
何可綱不敢想象,倘若這一戰失利,將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影響。
畢竟此時的大明,不僅在塞外與蒙古人展開大戰,遠在雲南的趙率教也正領兵攻打緬甸東籲王朝,兩線作戰的風險之大,他再清楚不過。
見何可綱神情緊張,楊肇基輕撫胡須,出言安慰道:“何將軍不必憂慮。
此次朝廷出動二十萬大軍,士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軍餉足額發放,還有神機營的各類火器助陣。
況且林丹汗還得防備遼東的建奴,未必敢與我們全力死戰。”
何可綱聽後,默默點頭,目光仍緊緊盯著眼前激烈的戰局。
此刻,林丹汗的心情複雜至極。
原本在他印象中戰力不強的大明軍隊,此刻所爆發出的戰鬥力卻讓他大為震驚。
麵對蒙古鐵騎的猛烈衝鋒,明軍陣營穩如磐石,毫無潰敗的跡象。
然而,林丹汗卻不敢將手中剩餘的五萬騎兵全部投入戰場,畢竟對麵還有十萬明軍嚴陣以待。
在滿桂、黑雲龍的率先衝鋒帶領下,巴特爾、烏日根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都被明軍成功阻攔。
年輕一輩將領黃德功、虎大威、張世澤也奮勇拚殺,將領們帶頭衝鋒陷陣,手下士兵們更是個個殺紅了眼。
如今的明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軍餉全額發放,就連戰死或負傷後的一係列問題,朝廷都會妥善安排。
士兵們心中隻剩下建功立業四個字了,他們知道即便戰死,也能在英烈祠中享受香火,朝廷和大明百姓不會忘記他們這些為國捐軀的士兵。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神機營騎兵手中的彈藥逐漸告罄。
毛茅元儀見狀,立刻組織神機營騎兵有序後撤。
隨著神機營騎兵撤離戰場,滿桂也率領剩餘騎兵開始向後撤退,不再與蒙古騎兵糾纏。
看到明軍終於開始後退,林丹汗心中大喜,趕忙傳令巴特爾、烏日根全力追擊。
未曾想,神機營騎兵與三千營騎兵脫離戰場後,迅速向兩邊分散撤離。
追擊的蒙古騎兵迎麵撞上了早已嚴陣以待的步兵以及居中的神機營火炮部隊。
見時機已到,孫元化果斷下令:“點燃引線!”
旗手迅速傳達軍令,架設在戰車上的虎蹲炮開始發射彈藥。
經過改良的虎蹲炮威力更強,射程更遠,且分為實心彈和散彈,殺傷力巨大。
隨著一聲聲炮響,無數碎石、鐵釘如雨點般打在蒙古騎兵身上,一時間戰馬嘶鳴,士兵紛紛倒地,蒙古騎兵的陣型瞬間變得散亂。
巴特爾見狀,大聲吼道:“全都穩住陣型,不許亂!
全軍衝上去!
明軍火炮裝填彈藥需要時間,隻要衝上去,咱們就贏了!”
然而,話音未落,第二輪火炮便再次轟鳴,炮火聲瞬間淹沒了巴特爾的呼喊。
蒙古騎兵的陣型愈發混亂。
幾輪火炮過後,蒙古騎兵雖已向前推進了一段距離,但孫元化再次下令,將改造過的小型投石機拉了上來。
士兵們打開木箱,取出一顆顆人頭般大小的瓷罐,放置在投石機內,點燃引線後迅速發射。
看著從天而降的瓷罐,蒙古騎兵滿臉茫然。
刹那間,瓷罐落地,火光四濺,不時還傳來爆炸之聲,激射而出的碎石、鐵釘打在戰馬與士兵身上,蒙古騎兵陣營頓時大亂。
見一招奏效,孫元化再次傳令:“裝彈,投彈!”
先前撤出戰場的騎兵也迅速來到步兵前方,列陣防禦,以防蒙古騎兵衝破防線,擾亂神機營火器部隊。
看到神機營炮兵展現出如此強大的威力,楊肇基驚歎不已,趕忙向何可綱詢問:“何將軍,這神機營使用的虎蹲炮末將知曉,但這虎蹲炮射程似乎遠了許多,還有這投石車發射出去的是什麼玩意?
怎麼還會燃起明火?”
何可綱微笑著解釋道:“楊總兵有所不知,這是經過兵杖局與軍器局改良後的新式虎蹲炮,威力更勝以往,射程也大幅增加。
就連專門拉虎蹲炮的戰車,也是特彆打造的,拆卸後可組成炮台,所用木材皆用桐油浸泡過,結實耐用。
至於投石機投出的是轟天雷,裡麵除了火藥,還添加了碎石和鐵釘。
而能燃起明火的,是加裝了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