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隻見方正化匆匆推門而入,身後跟著兩名身穿藍袍的官員。
江寧抬眼望去,頓時眉頭微皺。隻見二人金發碧眼,卻身著大明官袍。
兩人十分恭敬地行禮道:“臣龍華民、臣楊馬諾拜見陛下。”
朱由校擺了擺手:“不必多禮。
你們說東西做好了,剛好朕今日有空,拿來看看。”
幾名小太監抬著一個用紅布覆蓋的球狀東西走了進來。
江寧頓時一臉疑惑。
隻見朱由校一抬手,方正化趕忙上前,快步將紅布扯下。
江寧頓時愣在當場,滿臉不敢置信。朱由校看著江寧吃驚的表情,滿臉得意地說:“江兄,怎麼樣?
朕沒騙你吧?”
江寧快步走上前,仔細打量起來。
隻見這東西整體為木質結構,直徑約兩尺,可以旋轉活動。
江寧脫口而出:“地球儀?”
朱由校微微一愣,就連龍華民和楊馬諾也是一愣。
朱由校笑著說:“江兄,你管這東西叫地球儀?
名字聽起來倒是不錯。”
江寧轉過頭,一臉嚴肅地看著楊馬諾和龍華民二人,兩人頓時嚇了一跳。
江寧開口問道:“這東西是你們做出來的?”
兩人趕忙回答:“回侯爺,這是下官前不久根據《永樂大典》中成祖年間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圖以及大明周邊的地圖製作而成。”
江寧伸手轉動地球儀,發現與後世的幾乎一致,差距不大。
頓時,江寧看向二人的眼神變得冰冷起來。
經過上次利瑪竇和湯若望企圖偷走《永樂大典》部分典藏的事情,江寧對這些外來人警惕性極高,此時心裡琢磨著要不要把這倆人拉出去剁了,免得他們又泄露大明的東西。
二人明顯感覺到江寧眼中若有若無的殺氣,趕忙跪倒在地。
這時,朱由校麵帶疑惑地問:“江兄,怎麼了?
有什麼問題?”
江寧隨即轉身,笑著說:“陛下,沒什麼問題。
這東西當真巧奪天工,許多國家的位置都標注出來了。
想來當年鄭和去過這些地方,才能記載如此詳細。
這兩位大人當真功不可沒呀!”
聽到江寧的話,龍華民、楊馬諾二人趕忙說道:“侯爺謬讚了,下官當不得如此誇獎,不過是整理前人遺物罷了。”
看著兩人漢語說得十分流利,江寧頓時來了興趣。
仔細詢問後得知,兩人是萬曆年間來大明的傳教士。
由於大明百姓對待信仰有“雞蛋一發,信仰啟動,雞蛋一停,信仰歸零的特性,導致兩人傳教之路艱難,不僅沒發展到教徒,還差點淪為乞丐。
最後被人引薦進入欽天監為大明做事。時間久了,兩人便徹底融入大明,對於傳教的事早就不提了。
龍華民已經改信儒家了,楊馬諾更是改信道家文化。
朱由校大笑道:“江兄,這麼算起來,你和楊馬諾也算同門了,都是道家子弟。”
聽到朱由校的話,楊馬諾頓時激動起來,問道:“侯爺也是道家弟子?”
江寧麵色平靜地點點頭:“家師傅是陛下親封的大真人,本侯也算半個道家弟子。”
楊馬諾頓時激動地上前抓住江寧的手,淚流滿麵,仿佛在外流落多年的孤兒終於找到組織。
江寧趕忙抽回手,說道:“楊大人,還請注意!”
楊馬諾趕忙說道:“下官一時失禮,還請侯爺見諒。”
緊接著,龍華民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微臣與欽天監一眾同僚,近些年來通過觀察發現,《大統曆》如今已不符合大明當下情況,偏差越來越大,需要儘快重新製定新的曆法,否則拖得越久,對百姓生活影響越大。”
朱由校聽完,神情嚴肅起來。曆法關乎百姓何時播種、何時秋收,是民生大事,他自然重視,於是開口說道:“既然如此,就由你二人牽頭,與欽天監儘快製定新的曆法,越快越好,務必讓百姓能夠正常勞作。”
兩人趕忙領旨。
朱由校對兩人勉勵了幾句,又賞賜了一些東西,隨後兩人匆匆離去。
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江寧心中琢磨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雖然這二人如今換了信仰,但不得不防,回去得讓錦衣衛好好查一查。
看著江寧沉思的表情,朱由校開口詢問。
江寧將心中的顧慮說了出來,畢竟之前徐光啟帶著傳教士查閱《永樂大典》,結果差點被湯若望、利瑪竇偷走部分典藏,這種文化盜竊十分危險。
朱由校明白其中利害關係,隨後轉頭對方正化說:“方大伴,稍後安排西廠的人,將這二人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與什麼人接觸,給朕仔仔細細查一遍。”
方正化趕忙領命。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