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完畢後,顧秉謙召集人手,馬不停蹄地進入陝西,開始清查當地的寺廟宮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另一邊,鄧文明和秦良玉設下鴻門宴,一舉將河南境內衛所軍的將領們儘數拿下。
緊接著,他們以雷厲風行之勢,將那些妄圖抵抗朝廷政令、平日貪汙受賄、兼並土地、違法亂紀的衛所軍將領全部捉拿歸案。
查抄其家產登記造冊,用作招募新兵的經費,畢竟此次出京江寧可沒有給他倆準備軍餉,讓他倆就地取財。
至於抓捕的衛所軍將領和其家眷,則全部押解京師交由五軍都督府審問。
同時,他們對河南境內所有衛所軍田展開清查。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按照大明律規定,北方軍戶每人名下應有50畝軍田,南方軍戶每人名下30畝軍田。
以一衛5600人核算,河南七府一州總計應擁有軍田224萬畝,兵力合計人。
然而,清查後發現,整個河南境內所有軍戶加起來實際人數隻有餘人,軍戶所擁有的土地人均不足五畝,其餘土地儘數被各地衛所軍官吞並侵占。
這些軍官甚至不惜壓榨迫害軍戶,使得軍戶大量逃亡,以便進一步兼並他們的土地。
這種情況,讓久在京城、見過大風大浪的定遠侯鄧文明都深感震驚。
儘管此次行動前心裡已有一定準備,但實際狀況遠比想象中更為嚴重。
於是,鄧文明和秦良玉按照江寧原先製定的計劃,對剩餘軍戶進行篩選。
對於不符合條件,和不願在繼續當兵的軍戶,發放五塊銀元和每人三十畝土地作為補償,並且消了他們的軍籍,使得他們能夠向其它百姓一樣自謀生路。
對於那些符合條件,願意繼續當兵的軍戶,繼續留用。
他們還在河南境內展開募兵工作,將總人數核定為5萬,並按照每人50畝軍田的標準進行劃分。
按照江寧製定的方案,將原本的軍戶製改為募兵製,以三年為一期。
期滿後,士兵可主動申請繼續留任軍中,也可選擇退伍還鄉自謀生路。
同時,五軍都督府會發放一部分錢財作為退伍費,以作補償。
這一消息傳出,河南許多百姓意識到,朝廷不僅在為河南興修水利、疏通河道,還決心徹底改變軍戶們的悲慘處境。
於是,眾多青壯紛紛踴躍報名參軍。
不過,由於招募人數早已核定為5萬,許多人最終未能順利入伍。
對於這5萬大軍的管理,鄧文明和秦良玉從率領的5萬京營士兵中抽調人員擔任軍官,然後由京營士兵對這5萬人馬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操練。
三個月後,這些士兵將被打散,派往其他省份。
畢竟按照江寧的計劃,不得在本省參軍,這5萬人自然不能留在河南境內,而是要全部被分散到其他省份。
至於原本的衛所軍官,除了主動投靠朝廷的,以及一小部分經過清查後安分守己、沒有犯錯的,鄧文明和秦良玉對這類人一律采取降級留用的處理方式。
畢竟大明開國依靠的便是衛所軍製,不能將這些軍官全部收拾了。
隨後,鄧文明和秦良玉留下黑名廉和徐允禎兩人在河南境內負責練兵,京營的年輕一代將領也開始嶄露頭角,挑起大梁。
而鄧文明和秦良玉則帶領剩餘人馬前往陝西,繼續開展清查衛所軍田的工作。
在前往陝西的途中,鄧文明望著身後馬車上尚未用儘的錢財,不禁感慨道:“本侯年少承襲爵位,至今已有二十載,在京城也算見過了大風大浪,卻未曾料到京城之外的情形竟如此觸目驚心。
怪不得陛下和江侯爺一直急於清查各地衛所軍田,推行軍隊改製。
就河南這狀況,要是再不改革,一旦有人造反,指望這群形同乞丐的軍戶,怕是毫無用處。”
秦良玉聞言,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出身土司的她,遭受過諸多不公與歧視,對這類亂象早已見怪不怪。
她嘴角泛起一絲苦笑,說道:“鄧侯爺所言極是,這些將領簡直喪心病狂,沒想到他們貪墨軍餉、侵占軍田竟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如今,我總算明白,當初咱們離京時,陛下和江侯爺不給咱們準備軍費,而是讓咱們就地取財。
敢情陛下和江侯爺對各地情況早已了如指掌。
單從查抄所得的這些錢財和土地,實在豐厚,招募五萬大軍都壓根用不完,根本用都用不完。”
鄧文明點頭稱是,說道:“是啊,以前隻是聽父輩們提及地方衛所軍喝兵血、吃空餉,卻沒想到竟如此猖獗。”
就在此時,秦良玉開口問道:“鄧侯爺,本侯冒昧問一句,如今河南境內這些衛所軍官大多已被清理,剩下的也都降級留用,那河南的軍務該由誰來負責呢?”
鄧文明沉思片刻後說道:“此事想來陛下和江侯爺應有安排。
倘若沒有,回頭咱們也可上奏舉薦合適人選。”
秦良玉點頭表示認可。
與此同時,北邙山上考古的郭允厚得知顧秉謙清查寺廟所獲的錢財和土地,以及鄧文明和秦良玉清查軍田所得的成果後,不禁老淚縱橫,放聲痛哭。
向風、李老鴨、孫雲鶴等人不明所以。
隻聽郭允厚邊哭邊說道:“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老夫原本以為與江侯爺情同手足,親如摯友,未曾想江侯爺竟留了一手。
有如此絕妙的生財之道,為何不早點告知老夫?
如今可好,老夫一世清名毀於一旦,還得背負身後罵名,到最後隻掙得這麼點銀子。
江侯爺,你實在太不地道了!
枉我老郭跟你心連心,你卻對我耍心眼。”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