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風朝著遠離人群的方向慢步前行,似乎是有意要避開。
“你可知,東瀛人為何敢如此大張旗鼓肆意擄掠嗎?”
“他們就是一群強盜!”曲妙音跟在旁邊,憤然道,“還需要什麼理由?”
李長風搖頭道:“但他們也不笨。如果明知激怒大乾,會遭到滅國之禍,又怎麼敢如此囂張?”
曲妙音疑惑道:“東瀛不是彈丸小國嗎?難道大乾還收拾不了他?”
李長風道:“大乾國力,強於東瀛十倍不止。但是多年以來,固守於中洲,隻著眼於與楚國的爭霸。特彆是在海上,大乾沒有強大的戰船,無法大規模運送軍隊前去東瀛。
東瀛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有膽子派小股勢力過來襲擾。出其不意燒殺搶掠一番,掉頭就走。等大乾反應過來,人家已經把物資和人質運回國了。
再者,他們侵襲的都隻是一些百姓村鎮,雖然性質惡劣令人發指,但是規模很小損失也不大,朝廷一時之間必不把此事作為重點。
而且,乾楚兩國近些年表麵風平浪靜,實際上一直相互防備,邊境時而也有些小爭端。大乾若是大舉興兵過海作戰,必然會擔心楚國趁虛而入。”
曲妙音佩服地看著他。
她剛才陷入了極度的悲憤,被熱血怒火衝昏了頭腦。而李長風竟然如此冷靜,邏輯縝密思維清晰,分析得句句在理,仿佛是早已洞悉一切。
“可是,難道此事就這麼算了?朝廷總不能不管吧?沿海的百姓,難道就活該受苦?”
李長風道:“東瀛人不敢徹底激怒大乾,很長一段時間內,也隻敢這樣零散地擄掠。朝廷應該會一邊派遣軍隊加強海岸巡邏,消滅來犯的倭寇。另一方麵也應該開始著手建造大船,組建訓練海軍,為將來徹底解決倭患做準備。”
“倭寇?”曲妙音從來沒聽說這個詞,覺得挺新鮮,卻也能領會其含義。
她神色凝重地說道:“我回京城之後,一定想辦法麵見玉宣公主,把你剛才說的話轉告給她。”
“嗯。”李長風點頭道,“朝廷務必儘快反應,沿海各州必須馬上行動。但凡見到東瀛人,不需問罪,格殺勿論。每晚一天,就不知道會有多少無辜百姓遭殃!”
曲妙音回頭看了一眼那些可憐的百姓,說道:“他們家人被殺,財物被搶,回去後不知該如何度日。
對了,你剛才收起來的那些儲物袋中,一定是裝著他們失去的財物。快拿出來讓他們各自來認領吧!”
李長風道:“確實是他們的財物,但不能讓他們認領。”
“為什麼?”曲妙音不解地看著他。
李長風道:“這些財物,有重有輕,有貴有賤,這些百姓,也未必都是良善之人。看到某些貴重財物,或許產生覬覦之心。讓他們認領,不僅可能出現混亂,還可能讓某些人陷入危險之中。
曲小姐不如拿些銀子出來,給他們一人分個三兩或五兩。不患寡而患不均,隻要他們每個人得到的銀子一樣多,也就不會有嫉妒紛爭了。”
曲妙音道:“每人給五兩,倒也不算多大個事。我隨身有個玄空袋,專門裝現銀的,等會兒就可以發給他們。那你搜到的那些錢物,不如就交給矍縣官府,讓他們出麵救濟百姓吧。”
“更加不行。”李長風道,“落到官府手裡,恐怕隻能中飽他們的私囊。”
“那就讓我帶回去,上交天京國庫。”
“進入國庫,不是被皇室揮霍,就是落入貪官口袋,就算劃到地方賑濟難民,層層盤剝之後,能落到百姓手中有或沒有都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