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唐玉瀾在宮中叛亂失敗後神秘失蹤,如同一條隱入暗處的毒蛇,給剛剛經曆了一場宮闈血戰的眾人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儘管禦林軍和隨後加入搜捕的影衣衛幾乎將皇宮翻了個底朝天,卻始終未能找到唐玉瀾的蹤跡。
最終,一名精通土係玄術的供奉在靠近西宮牆的一處偏僻花圃下,察覺到了微弱的玄氣殘留和地下通道的痕跡。
“陛下,逆賊……應是早有準備,借助土遁之術,在外接應死士的掩護下,潛出宮城了。”供奉跪地稟報,聲音帶著一絲無奈。
“土遁……”龍榻上的唐世成喃喃重複,臉色更加灰敗了一分。
他疲憊地揮了揮手,示意供奉退下。
這個兒子,心思縝密狠毒至此,竟連這等罕見的逃生手段都預備下了。
城外叛軍大營,已與秦毅、風無痕彙合的唐玉瀾,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原本精心策劃的裡應外合之局,竟被一群莫名其妙冒出來的大師級高手攪得功虧一簣!
“白府……李長風!”唐玉瀾幾乎將牙咬碎,眼中是刻骨的怨毒。
他萬萬沒想到,那個早已離開京城的家夥,竟還留下了如此可怕的後手。
那些女子,修為怎麼會如此之高?他想不通,其他人也都想不通。
帳內,鎮國大將軍秦毅撫著頷下短須,眉頭緊鎖。
風無痕則默默擦拭著他那柄聞名天下的追風箭,眼神銳利中帶著一絲凝重。
“殿下,京城內有這股力量存在,加之石破天坐鎮,王如山統禦禁軍,我們若強行攻城,即便能下,也必然損失慘重。”
秦毅沉聲開口,打破了帳內的死寂。
“屆時,我等兵力折損,又如何應對即將回援的西境、北境邊軍,以及……態度曖昧的八大藩王?”
他話未說儘,但意思很明顯。
八大藩王所謂的“聯軍”,不過是因利而聚,若見他們與朝廷拚得兩敗俱傷,難保不會轉頭咬上他們一口。
風無痕也淡淡道:“京城,已成堅城硬寨。強攻,非智者所為。”
唐玉瀾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秦毅和風無痕所言是事實。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暴戾:“那依二位之見,如今該當如何?”
秦毅走到軍事沙盤前,手指點在京城位置,然後緩緩向西移動:“暫避鋒芒,東進與八王聯軍會師。整合兵力,占據東部豐饒諸州,與朝廷形成東西對峙之勢。
朝廷經此內亂,又需分兵防範妖族,短時間內無力征討。我等可借此穩固根基,徐圖後計。”
“東西對峙……”唐玉瀾盯著沙盤,目光閃爍,最終緩緩點頭,“就依大將軍之言!”
次日,圍困京城數日的叛軍主力開始拔營,浩浩蕩蕩向東退去。
王如山和石破天並未下令追擊。
京城兵力有限,固守尚可,出城野戰風險太大,能逼退敵軍已是萬幸。
幾乎在同一時間,來自南境的緊急軍報也送達禦前。
鑒於楚國百萬大軍已然北撤,威脅解除,朝廷火速下令,急調原本陳列在南境準備抵禦楚國的二十萬精銳邊軍,即刻北返拱衛京畿。
至此,乾國疆域之上,一道無形的裂痕驟然顯現。以天京為核心的西部地區,仍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依靠京畿禁軍、北返南境邊軍以及部分忠誠州府的力量維係。
而廣袤的東部,則落入了以二皇子唐玉瀾為首,聯合鎮國大將軍秦毅、宗師風無痕以及八大藩王聯軍的掌控之中。
雙方沿著橫貫帝國的洛水一線,形成了短暫而脆弱的平衡。
就在東西對峙局麵初步形成之際,北境的戰報也終於傳回。
捷報與噩耗同時抵達。
捷報是,肆虐北境已久的幽狼、影虎、巨蠍三大妖族部落聯軍,在“玄冰指”寒千劍與“烈陽掌”宇文烈兩位宗師的聯手打擊下,加之北境邊軍的拚死奮戰,終於被擊潰,殘部被驅逐至北疆極寒之地的“鎮妖山”一帶。
這“鎮妖山”來曆非凡。
相傳數百年前,人族與妖族爆發席卷大陸的曠世之戰,當時的人族聯軍統帥,便是於此山之下,設下奇陣,大破妖族主力,最終將殘餘妖族驅趕至山脈以北的苦寒荒原,奠定了人族在中洲的統治地位。
此戰之後,此山便被命名為“鎮妖山”,象征著人族對抗外辱的巨大勝利,其意義堪比史上的“封狼居胥”。
如今妖族再度被驅至此地,無疑是對所有浴血奮戰的將士們最大的告慰。
然而,捷報的背後,是沉痛的代價。
北境都督府兵力十不存三,百姓流離失所,城池殘破。
更令人痛心的是,宗師宇文烈,在最後追擊妖族殘部、於鎮妖山腳下的一場血戰中,為掩護大軍圍殲妖族主力,不惜燃燒本命真元,施展“烈陽焚天”秘術,獨戰三大妖族長老,最終力竭而亡,身軀化作漫天烈焰,與敵偕亡,屍骨無存!
一位宗師級強者的隕落,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