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豎起大拇指。
這書看的夠野!
……
沒有什麼多餘的寒暄,懸鏡司這便備好馬車後,衙門外便上演了眾懸鏡司百戶銀鏡,不舍地跟曹公道彆的一幕。
同樣。
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永安州的儒家學士,和各大書院夫子院長,居然也得知寧浩要去京城了。
一群人就在街道上聚集,送寧浩出城。
“寧浩學士,要常回家看看啊!”
“寧浩學士,您的名字必將在學士圈中流傳,您是我們的儒道標杆啊!”
“向您學習!”
街道上到處都是呼喊聲,都在高呼寧浩學士。
中秋詩會不僅鳴國傳世,昨天又是天道留名……這才華好像取之不儘用之不竭一般。
這樣的人傑,完全就是成聖的模版。
以後大概率就是新聖。
這時候喊的多熱情,未來就有多少的資格吹牛嗶……我曾在聖人走過的路上,為他送上過一些禮物。
“共勉!”
“京城見!”
寧浩也掀開車簾,跟熱情的儒家學士們打招呼,心中也不免有幾分小興奮。
情緒價值給的滿滿的。
上輩子的小人物小透明,憑借華夏先賢的詩詞,竟能混個人樣出來。
他感恩華夏先賢留下的這些瑰寶,不然他就算穿越……也注定在底層掙紮。
轎子中的曹公笑看著這一幕。
他開始期待向陛下介紹起寧浩在永安州的事跡,以及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
縱觀諸多皇子,曹公覺得寧浩是才華最頂的那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群中。
方晴雪跟樹德書院的大夫子鄭律以及院長陳德子等人站在一塊,目送寧浩的馬車經過。
他們沒有呐喊,隻是在心中默默的祝福。
寧浩不應該被困在永安州這個小地方,京城的舞台夠大,天驕夠多……
如此才能讓寧浩更好的發光發熱。
在永安州揚名,意義不大。
京城揚名,那才是真的意義重大,甚至有機會直達天聽,得到陛下的召見。
這才是真正的一躍龍門,跨越階級。
街道角落中。
一個背著古琴的蒙麵女子,看著遠去的馬車,低聲喃喃道:“我在哪你就在哪,我即將去京城,你也去京城……這就是師父所說的緣分嗎?”
而在不遠處,周綺羅更是紅著雙目哽咽,身旁是大哥周勁夫的安慰:“等哥升職加薪了,哥就送你去京城找他……”
“到那時我已鬢生白發,他也妻妾成群,父慈子孝……”
周綺羅輕歎了口氣,等大哥升職加薪,還不如她參加武舉進京!
……
與此同時。
京城大禹皇宮之中,大禹皇帝收到了來自懸鏡司的密件。
密件是曹玄德發來的。
內容隻有簡短的幾個字:“陛下,大皇子已找到,正在回京的路上……”
大禹皇帝激動的身體輕顫。
當初他初登帝位,朝堂局勢動蕩,更要麵對來自妻子宗族的壓迫,內憂外患……
那時候他不敢深睡,就怕睜開眼就看到有人拿來三尺白綾,讓他吊死在冷宮裡的那棵歪脖子樹上。
然後連還在繈褓中的兒子也要被縊死。
而那場大火的發生,大皇子的‘失蹤’,妻子的離開……讓他再無後顧之憂,放手大乾。
最終穩定朝廷局勢,穩坐帝位……
可大皇子始終是他心底遺憾和愧疚,險些成了他的心病。
而今,他終於找到了大皇子。
並且就在回京的路上。
“好緊張,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新的身份……會不會認朕這個父親?他的養父母如何?可有兄弟姐妹?可有良配?”
大禹皇帝緊張地在禦書房中來回踱步,既期待又有些茫然。
雖然早就是幾個孩子的父親,可麵對跟她生下的大皇子,他還是像個初為人父的愣頭青一樣。
——————
【雖遲但到,感恩遇見~】
【求催更~求禮物~】
【づ ̄3 ̄)づ╭?~】
喜歡一首勸學詩,我成儒道標杆了請大家收藏:()一首勸學詩,我成儒道標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