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種田之道的話,要怎麼按照這三點去施行呢?”李彆鶴決定再問最後一個問題。
要是寧浩能夠答的上來,就說明是真有東西。
寧浩道:“觀天象,就是要把握時節,春分後,在杏花開的雨後就播種小米,芒種前的梅雨時節,栽種晚稻。要是螻蛄出土鳴叫,說明地濕,正適合播種!”
李彆鶴臉色微變,這……是他的知識盲區,但說的沒有錯。
因為寧浩說的這些,像極了種田大師的總結。
“寧浩小友,稍等一下……”
李彆鶴暫時叫停寧浩,對林堂主說道:“林堂主,筆墨紙,快!”
“莊主,莊子裡才有……”林堂主是個武夫,沒有隨時帶這個的習慣。
“我有,我有!”
韓子立連忙上前,拿出適合放在手上的空白紙冊和毛筆,遞給李彆鶴。
同時左手端著硯台,右手研墨。
“……”
李彆鶴讚賞地看了眼韓子立,便執筆沾墨,書寫起來,邊寫邊念:“春分、杏花雨播種粟米,芒種……”
寧浩還以為李彆鶴要紙筆乾什麼,沒想到是做筆記。
靠!
又被白嫖了?
但是能夠替華夏農家先賢賈思勰(xie),傳播《齊民要術》的一些學問,他也是非常樂意的。
為往聖繼絕學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好了,寧浩小友,還請繼續……”李彆鶴認真地盯著寧浩。
同時保持書寫的姿勢,就等著寧浩開口。
寧浩道:“察地脈……這樣吧,我長話短說,察地脈,捏土成團落地不散,是淤泥土,宜種麥;沙土滲水快,宜種豆薯。可因地勢,將坡地挖成梯田,每區深尺許,保水保肥。”
唰唰~
李彆鶴專注認真地像個學生,奮筆疾書。
越寫他的表情越凝重。
這不僅僅是水稻,而是告訴他什麼地適合種植什麼,這都是經驗之談。
這個鳴國天驕,還會種地?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竟然會去鑽研這個?
李彆鶴不由地心中生出一絲敬佩。
前輩敬佩晚輩是很少見的,尤其是李彆鶴這種江湖大佬,但李彆鶴覺得寧浩配得上。
“至於順物性,則是稻喜溫、麥耐寒,麻需薄田。可嘗試‘輪作法’,也就是今年種小米,明年種豆,後年休耕,養土地肥力。”
寧浩看向做筆記的李彆鶴,微笑道:“李盟主,這便是觀天象、察地脈、順物性!”
“不知道晚輩說的可對?”
話音落下。
江小燕的美眸中,早就寫滿了不可思議之色。
這個在詩會上大放異彩,驚才絕豔的公子,竟然還會文道之外的農道。
看著父親專心記錄筆記,江小燕感覺萬分的不可思議。
她向來就很崇拜父親,種植靈稻三千畝,養活莊子裡那麼多的百姓。
還開辦諸多產業,讓童川縣的百姓脫貧致富,這就是蓋世大俠。
但今天蓋世大俠,竟然像個學生一樣,專心記錄著寧浩所說的學問。
韓子立也整個人呆住了。
不是!
樹德書院好像沒教這個啊!
學政蘇牧也難掩心頭的喜悅,笑臉燦爛如花,越看越覺得寧浩來對了。
為了幫助寧浩刷存在感,助他渡君子之劫,順便自己分點辛苦費……
不容易啊!
喜歡一首勸學詩,我成儒道標杆了請大家收藏:()一首勸學詩,我成儒道標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