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為春玉米和夏玉米兩種,春玉米四月中旬前後下種,夏玉米是割麥子以後種植。
地瓜也分為兩季,種植的時間跟玉米差不多。不同的是,種地瓜先要育苗。把地瓜密密麻麻席在保溫的棚子裡,長出芽了,再掐下來栽種。
生產隊現在應該已經把地瓜席好了,就等著芽長出來栽種就行了。
現在的農活應該就一樣——翻地瓜壟。
要是趕上天旱,還會多一樣農活——澆小麥,去年冬天雪不小,田地的墒情都不錯,用不著再澆。
果然,跟劉根來猜測的一樣,他回到嶺前村的時候,漫山遍野的村民都在起地瓜壟。
地瓜可是好糧食,產量又大,還耐儲存,關鍵是交任務糧交的少。多種一點地瓜,就會少餓一點肚子。
當然,這隻是村民們樸素的願望,劉根來卻知道,村民們的願望多半會落空。
今年是三年自然災害的第二年,天旱少雨,種什麼莊稼都不會豐收。
劉根來到家的時候,家裡一個人都沒有,他隨心打開了導航地圖。
劉栓柱和李蘭香,還有爺爺奶奶都在地裡忙活,讓劉根來意外的是根喜根旺都沒上學,彩霞也跟他們在一起,三個人不知道在五道嶺那邊忙活什麼。
等他把導航地圖放大,又發現跟他們在一起的還有不少孩子。
劉根來掃了一眼,少說也有四五十個。
“不上學,都跑五道嶺乾啥?”
再一想,劉根來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孩子們都在挖野菜。
三四月份正是挖薺菜的時候,大人們都在生產隊乾活,挖野菜的活兒隻能交給家裡的孩子。
上學?
饑荒年,什麼也不如填飽肚子重要。
估計他們就算去上學了,也沒人教他們,老師也要挖野菜啊!
劉根來進屋看了看,家裡的糧食還有不少,菜早就吃光了。
想了想,劉根來去了趟爺爺奶奶家。
他們家的菜都吃光了,爺爺奶奶家肯定也沒有。
找了個壇子,放了十幾斤酸菜,又放了些新鮮蔬菜,劉根來又去了一隊生產隊。
村裡的幾個人,他最不放心的就是老王頭。
老王頭一個老光棍隻能自己一個人過,說個不好聽的,他就是死炕上了,也得第二天生產隊開工的時候才會被發現。
到了生產隊,劉根來樂了。
老王頭正在伺候他的小豬仔呢!
去年任務豬賣了高價,孫寶根腦子一熱,買了四頭小豬仔,比去年還多了一頭。
估計到了秋後,這家夥腸子都得悔青。
人都沒吃的,拿什麼喂豬?
“老王頭,伺候你媳婦呢!”劉根來笑吟吟的走了過去,“喲,出息了,一下娶了四房姨太太,你行嗎?”
好久沒見劉根來,老王頭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卻不耽誤他跟劉根來鬥嘴。
“不行你來,看上哪個了?我給你洗洗,紮個紅綢子送你炕上。”
喜歡年代1959從病秧子開始的美好請大家收藏:()年代1959從病秧子開始的美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