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丁大山看不下去了,告訴了他們答案,“一人二十六步半。”
光告訴了他們答案還不算,丁大山還細心的講了另一個道理:“他剛才是跑著過去的,步子有點大,你們分的時候,也要跑著來,要是算走的步數,步幅就不夠,分的也就不均勻。”
你管他們分的均勻不均勻?
這麼貼心,你乾脆去當知心大姐姐算了。
劉根來嫌棄的瞥了丁大山一眼。
幾個街溜子很快就按照丁大山說的去做了,還拎著鐵鍁劃著界限,就那個老大沒動。
咋了?
老大有特權,他分的是第一段。
很快,六個街溜子就把整條胡同分好了,等他們拎著鐵鍬去乾活的時候,兩個師傅一人推著一輛手推車回來了。
我說咋沒見他倆,鬨了半天是去推車了。
挖出來的土都要運出來,沒手推車可不行。
兩個師傅還以為那六個街溜子肯定會磨洋工,可等到地兒一看,卻都有點吃驚。
那六個街溜子乾的還挺起勁兒,其中幾個還脫了光膀子。
這是咋回事?
正兒八經修路的工人也不見有他們這麼賣力。
兩個師傅都有點想不明白。
咋回事?
包產到戶了唄!
兩個師傅不明白,劉根來卻清清楚楚。
不光是因為他家是農村的,親眼見過村民在生產隊乾活是啥樣的,更因為他知道後世的改開,太清楚發揮主觀能動性是什麼樣子了。
而且,他們也是要臉的。
已經有不少人在看熱鬨了,他們可不想自己被逼著乾活的事兒傳的儘人皆知。
把街溜子們的活兒安排好,劉根來又帶著丁大山繼續巡邏。
跟昨天一樣,因為耽誤了點時間,劉根來走的挺快,丁大山還是跟上了,還是沒說累。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劉根來瞄了一眼導航地圖,發現那六個街溜子還在乾活。
這是連午飯也顧不得吃了?
要是有份正式工作,也能這麼賣力,他們絕對能靠自己的勞動吃飯。
等午休完,劉根來又喊上丁大山繼續巡邏,等來到那條胡同的時候,發現六個街溜子中的五個都在坐著休息,隻有他們的老大一個人在乾活。
不是在刨地,而是在往外推土。
兩百多米的胡同分到六個人頭上,一人也就是四十米出頭,換算成畝數,還不到半畝地。
幾個街溜子又都是年輕力壯,刨這點地根本用不了多長時間。地刨完了,剩下的事兒就是往外運土。
剛刨完的地又鬆又顛,沒法推車,隻能從離胡同口近的地方先往外運,所以,才會隻有那個老大一個人乾活。
其他人咋不幫忙?
都特麼累得要死,誰能幫誰?
互幫互助?
快拉倒吧,要是費勁巴拉先幫彆人把土運完了,彆人不管他咋辦?
還是自己忙自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