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遠又想起一件事來:“陛下稍等,我去取件事物來?”
趙祈佑聞言,問道:“明淵要去取何物?”
薑遠卻道:“陛下稍後便知。”
不多時,薑遠匆匆而返,手中拿著一張契約:
“陛下,這是當初我占鹽業總司的那半成利,如今我已用不上了,特還與陛下。”
趙祈佑卻是不接:“明淵,你這是何意?鹽業總司是你與朕一同創辦,當初說好你我各自得利半成。
朕還想將自己的那半成利讓於你,你怎可退出?”
鹽業總司創建之初,鴻帝得利九成,趙祈佑與薑遠共分一成。
如今趙祈佑得了大位,那九成利自然就是他的了,對於薑遠,他是真打算讓他占一成的。
鹽業總司是趙祈佑人生的轉折點,如今給薑遠一成利,他是舍得的。
卻沒想到,趙祈佑還未開口,薑遠就要主動退出了。
薑遠正色道:“陛下,鹽關乎天下民生,當要全部掌握在陛下手中才可。
當年創建鹽業總司,微臣之所以要占股,實是因為那時候咱司人手少,處處維艱。
如今天下鹽價已穩,微臣再占此之利,便不適宜了。”
趙祈佑輕接了那份契約,語氣真誠中帶著感動:“明淵,你之良苦用心,朕實不知如何感謝。”
當初若無薑遠幫他搞這鹽業變革,趙祈佑估計自己永遠是個閒散王爺。
如今薑遠交還契約,可算是將到手的海量財富還了回來。
世人都說薑遠貪財,但趙祈佑卻是知道,什麼錢該拿,什麼錢不該拿,薑遠極有分寸。
薑遠見趙祈佑接了契約,又道:“陛下,有件事,不知當不當說。”
趙祈佑立即道:“明淵,你我相交這麼多年,有什麼話不可說的。”
薑遠道:“我聽說,鹽業總司已開始拖欠鹽工的工錢了,您可知此事?”
趙祈佑眉頭一皺:“有這等事?”
薑遠點點頭:“陛下可知,沈有三已脫離了鹽業總司?”
趙祈佑眉頭皺得更緊:“何時的事?朕已有許久沒關注鹽業一事,有三什麼時候退出的?”
薑遠搖搖頭:“我也不太清楚,還是茹兒無意間說起我才知曉,但估計他是被嚇走的。
沈有三無財不歡,但他極有分寸,能讓他舍了鹽業總司的差事…”
趙祈佑沉聲道:“你是說,有人逼他?”
薑遠不置可否的說道:“不好說,也可能沒人逼他,隻是他怕死而已。
鹽業總司日進萬金,如今卻是拖欠工錢,沈有三為大掌櫃,他若不走,這口大黑鍋他背不動。”
趙祈佑擰著眉道:“有朕給他做主,他怕什麼!朕很不明白,如今天下人大多都是食鹽業總司之鹽,怎的會連工錢都付不起了,錢去了哪?”
薑遠歎了口氣:“鹽業總司擴張得太快,人員就變得複雜了。
再者,世人隻知鹽業總司是我與陛下創建,卻是不知實為朝廷所有,所以生出亂象來再正常不過。
陛下此前可曾引入了其他人進鹽業總司?否則沈有三不會被嚇得閉口不言。”
趙祈佑也摸了摸下巴欲言又止,但最終還是說了:“當初朕曾讓端賢親王的世子趙有良,幫著打理鹽業總司。”
趙祈佑這麼一說,薑遠便懂了。
端賢王是鴻帝的兄長,當年鴻帝逼宮之時,站了鴻帝這一頭。
鴻帝也待端賢王不薄,不僅封了他親王之位,還讓他遙領京兆府。
端賢王趙鎧育有二子一女,趙有良為嫡子,女兒為次,名為趙欣,三子叫趙有心。
端賢王的這二子一女,除了女兒趙欣被封為縣主,另兩個兒子並無爵位。
隻因這趙有良與趙有心,都不是什麼好貨色,與當年的薑遠、趙祈佑不相上下,鴻帝怎會給他們封爵。
想來趙祈佑為齊王時,為獲得宗室支持,才將趙有良給弄進了鹽業總司。
這麼大一條不學無術的蟲子進得米缸裡,那能有得了好麼。
這就不奇怪沈有三緊閉了嘴跑路了,親王是他能得罪得起的麼。
顯然趙祈佑也想到了這一點,臉上一陣青一陣紅,也不知道是生氣還是後悔。
薑遠估計應該是後悔居多,誰也沒想到鴻帝就這般禪了位,趙祈佑若早知道如此,何必去拉攏宗室。
趙祈佑握了握拳:“此事定當嚴查,查到誰朕都不會姑息!”
薑遠道:“鹽關乎天下民之生息,陛下當要慎重。
不但要嚴查源頭,還要將鹽業總司翻過來查,並派出欽差去各鹽場與分店巡查,再讓收帳、支出與貨分立製,同時,各門店掌櫃每隔一年必要異地輪調。”
趙祈佑轉頭看向薑遠:“明淵,你可寫個章程來。”
薑遠一攤手:“陛下,微臣實是太忙了。”
趙祈佑翻翻白眼:“你一閒散侯爺,你與朕說忙?”
薑遠立即勾著手指:“您看,煉鋼新坊要建吧?樊解元已來三封書信催我去濟洲,工業園是不是也要建,我那格物學院…”
趙祈佑揮了揮手打斷道:“你再忙有朕忙?你數是吧,朕也數給你聽…”
薑遠哪願聽這些,連忙道:“陛下,您去找沈有三,他定能給你弄個章程。”
趙祈佑聞言眼珠一轉:“沈有三倒是個人才,朕不如將他弄到朝中來如何?”
薑遠笑道:“我看還是算了,他對商賈精通,未必會做官。”
說到濟洲,薑遠又想起費知硯的事來,但現在卻是不宜言說。
此事定然要拿上朝堂上去說才行,私下裡提及有進讒言之嫌,薑遠便暫時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