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青陽縣的學子學術交流會正式開始了。
李雲誌和西風書院被選中的其他學生一起跟著葛山長來到了學術會交流的地方。
這地方是青陽縣為了每年的學子學術交流會專門修建的。
不過是一道院牆圍起來的露天場所。
裡麵有高台有馬場,葛山長一邊走一邊叮囑他們:
“今天來參加這場學子交流會的都是各個學院的佼佼者,你們可以多跟他們交流交流。
每個學子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你們若是能汲取百家之長改掉自身的缺點,就算在這次比賽中拿不到名次,對你們將來也是大有裨益的。”
李雲誌不得不承認葛山長是一位合格的山長,他對待學生的態度,讓人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這葛山長是有大才的人,當初皇帝想留他在國子監任教,但是他說國子監人才濟濟,有沒有他都是一樣的。
他想到更需要他的地方去,讓更多有需要的學子能夠受益,皇帝這才放他離開了。
對於這樣真正教書育人的人李雲誌一向是很敬重的。
葛山長的話音剛落,這些學子們就齊齊應道:“學生謹記山長的教誨。”
李雲誌仗著自己前世比彆人多活了20多年的經驗,很快跟這些學子們打得火熱。
李雲誌從來都不是一個自命不凡的人,雖然他覺得自己在學習上是有些天賦,但隻不過是比普通人強一些罷了。
這一通交流下來,李雲誌還真學習到了不少東西。
很快比賽就正式開始了,作為學生,雖說君子六藝都是要考的,但是也分輕重。
比如禦和射占比就比較輕一些,因為科考的時候這些東西是不考的。
但是這些是強身健體的所在,科舉考試的時候一個人待在一個幾平方的小格子裡,吃喝拉撒全在裡麵,而且一場考試下來需要好幾天。
若是沒有強健的體魄根本就撐不到下考場。
所以剛開賽比的就是這兩門,既能緩解學子們的壓力,又突出了這兩項的重要性。
對於騎馬和射箭,李雲誌還真不是很擅長。
雖說前世的時候他偶爾也喜歡去馬場騎馬,但是那也僅限於會騎而已,還達不到馬術表演的級彆。
射箭也是一樣,前世他根本就沒接觸過,這一世也是入了學才開始學的。十箭能射中四五箭已經算不錯的了。
果然在馬術比賽中李雲誌雖然拚儘全力,但是在第三輪晉級的時候還是被淘汰了。
李雲誌覺得自己表現還不錯,居然能撐到第三輪。
其他學生見李雲誌下了賽場後,居然還能笑得出來,都覺得他的心是真大。
其中跟他同樣是丁子班的學生開口問道:“李兄,你怎麼還能笑得出來?”
李雲誌攤了攤手:“一場比賽而已,難不成我還要坐在這裡大哭一場嗎。
況且我入學時日尚短,這馬術又不比其他的,要幾天才學上一次。
我能騎成這樣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在一旁等候的其他學子聽到這話有不少人跟著點頭【李兄說的不錯,李兄入學晚能騎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想當初我學騎馬的時候,兩個月了還需要夫子牽著馬繩呢。】
這話一出周圍的學生紛紛哈哈大笑了起來。
到了射箭比試的時候李雲誌更慘了,喜提一輪遊就被淘汰了。
就連坐在看台上的呂縣令都忍不住蹙了蹙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