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見蕭雲驤把蔡公墳陣地改造成一座古怪的多層多邊形城堡,
眾多突出棱角,各式巧妙的炮台、射擊孔錯落其間。
兩年前,他隨衡州協標兵前去鎮壓縱橫湘、黔、桂幾省的李沅發叛亂,出了不少奇謀妙計,最終生擒李沅發。
彭玉麟深得清軍主將向榮賞識,向榮提拔他為“臨武營外委”,賞戴藍翎。
但他婉拒封賞,前往耒陽朋友經營的當鋪,當了管賬先生,結果被蕭雲驤俘獲。
他自是能看出這座古怪城堡的厲害之處。
又見蕭雲驤整日與軍士民夫一同乾活吃飯,毫無頭領的享受意識,心中暗自驚異。
這一日,防禦工事終於竣工。
剩下的部分修補工作,交給煤礦挖土專家周磊指揮民夫完成。
蕭雲驤在軍帳前的馬紮上,與陳丕成一起琢磨一支繳獲的燧發手槍。
這幾日在陣地上四處轉悠的彭玉麟瞅準機會,也拿個馬紮坐到蕭雲驤身旁,沒話找話。
“蕭將軍構築的這個堡壘,乍看怪模怪樣,細究卻是著實厲害,不知叫個什麼名字?”
“棱堡。”蕭雲驤頭也不抬地回應。
“彭某也算讀過不少兵書,卻不知哪本兵書中有此種堡壘的記載。”
蕭雲驤心中暗自腹誹:
這是西歐常見的防禦工事,在中國極為罕見,你沒見過才正常。
此時他也沒心思研究手槍了,把手槍扔給陳丕成。
“彭先生,十年前英國與清廷爆發大戰,清廷戰敗,被迫與英國在南京簽訂《南京條約》。
“條約規定割讓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這些口岸設立領事館,並給予其關稅優惠。
“清廷還需賠付英國一千四百萬兩白銀,先生可曾知曉?”
彭玉麟點點頭,如此重大之事,他怎會不知。
“當時英國士兵裝備的是前裝滑膛槍,射速快、威力大。
“而清廷士兵使用的仍是火繩槍,以及大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
“火炮方麵就更不用提了。”
蕭雲驤指著蔡公墳中央陣地上那三門吳三桂時期的五千斤銅炮,苦笑道:
“這可是近兩百年前的物件,直至今日,對我們而言仍是犀利的軍國重器。”
“而此時,西方火炮已發展到後裝線膛炮時代。”
“先生說喜愛研讀兵書,可曾研究過洋人的武器、軍隊乃至國家組織形式?”
蕭雲驤似笑非笑地看著彭玉麟。
彭玉麟被蕭雲驤看得有些赧然,又有些不服氣,反問:
“難道洋人除了火器厲害,還有其他過人之處?”
蕭雲驤歎了口氣,這正是當下中國精英階層的普遍心態。
從朝廷到地方,大多認為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隻是個意外,
隻要天朝調整過來,必定能大敗洋鬼子。
至於如何調整,卻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少數開明之士,如林則徐、魏源等人,也隻是從西方的軍事、經濟、曆法等方麵去思考。
而沒有考慮如何建立與近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製度。
接下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等一係列慘敗,致使中國不斷喪師失地、割地賠款。
國人的自信從雲端跌落塵埃,走向另一個極端。
到了民國時期,反對中國傳統文化竟成了一門顯學。
固然廢除了大量陋習,如女人纏足、丫環奴婢等。
但甚至要廢除傳統節日、廢除中醫。
乃至要廢除漢字,與中國曆史徹底割裂。
凡是與西方沾邊的事物,到中國都仿佛自動鍍上一層金身。
這種流毒一直延續到蕭雲驤帶著新靈魂穿越而來之時。
想到這些,蕭雲驤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