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中午,在寧鄉城南約六十裡的官道旁,有一個名為東塘湖的小鎮。
蕭部太平軍一早奔襲至此,此刻正在喝水進食,稍作休憩。
蕭雲驤、曾水源、賴文光三人坐在街邊的一條石凳上,就著從街邊店鋪討來的熱水,啃食著乾糧。
“多謝兩位兄長。”
蕭雲驤喝了一口水,咽下喉中的麵餅後,對著曾、賴兩位蕭部核心人物拱手致謝。
“若沒有兩位兄長支持,在寧鄉城那番話,我決然不敢說,軍紀軍法也不敢如此迅速頒布。”
曾水源爽朗大笑。
“阿驤那番話,很合我意,咱們本就出身窮苦,自己吃飽後,可不能忘本。”
賴文光輕歎一聲。
“之前我在東王府時,也曾私下勸諫東王,大業未成,不可如此奢靡。”
賴文光這些日子與蕭雲驤、曾水源等人朝夕相伴,深知蕭雲驤喜歡大家暢所欲言。
況且蕭部的行軍調度、作戰計劃等事務,蕭雲驤都全權交托給他。
雖說忙碌勞累,但這讓素有領兵之誌與領兵之才的賴文光,比起在東王府單純做文書幕僚時,暢快數倍。
他早已將自己視為蕭部一員,加之當下蕭部孤軍在外,更是毫無顧慮。
“東王怎麼回應的?”
蕭雲驤和曾水源好奇心大起。
“東王說:不如此,不能彰顯王爺的威儀。況且是天父的恩賜。”
賴文光苦笑著搖頭,接著說道:
“不瞞二位,當時我覺得東王所言頗有道理。”
“隻是跟隨西王後,看到本軍上下齊心、同仇敵愾,作戰時勇往直前,死不旋踵,才明白自己目光短淺。”
“原來治軍也能如此,正如西王所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的榜樣力量更是無窮。”
蕭雲驤臉上微微泛紅,畢竟盜用後世的名人名言,並非什麼值得驕傲之事。
“隻是西王,咱們這般行事,日後若與天國主力會合,恐怕天王、東王會對你……”
賴文光擔憂地問道,曾水源也將目光投向蕭雲驤。
“兩位兄長,咱們身後跟著八萬清軍,前方還不知是否有清妖大軍阻攔,短時間內,如何能與主力會合?”
蕭雲驤毫不在意。
“難道我們真要打回廣西?”
曾水源吃完最後一塊麵餅,喝了口水,用衣袖抹了抹嘴後問道。
“能打回廣西自然不錯,人熟地熟,要是能拿下出海口,局麵就能打開了。”
蕭雲驤吃完手中最後的食物,轉頭看向曾水源問道。
“隻是恐怕難遂人意,走一步看一步吧。”
“希望咱們在寧鄉的那些小手段,能迷惑張亮基一陣子,為長沙城主力突圍儘些力。”
蕭雲驤站起身,拍掉身上的麵餅碎屑。
“參謀長,湘鄉招募的兩千士兵編入隊伍了吧?”
“回西王,已編入軍中,主要補充前番作戰傷亡較大的一旅林鳳祥部。”
賴文光大聲回應。
“軍師,軍中的軍法官製度建設得怎樣了?”
曾水源麵露難色。
“人員配置大致安排好了,隻是一直處於行軍途中,軍法官的培訓隻能利用晚上睡前的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