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彭二人聽聞蕭雲驤描繪的場景,不禁悠然神往。
“阿驤,你所說的這些,我們能見到嗎?”
“有些能見到。待弄清楚原理,你便會明白不過如此。”
彭玉麟話音落定,李竹青接著問道:“西王,既然宗教神鬼之路不可取,那您打算如何推翻清廷?”
“民眾,唯有爭取到最廣大民眾的支持,才是取勝關鍵。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李竹青微微頷首,對此深表認同。
“西王,最後一個問題。你們成立國家民族同心會,所為何事?”
“為彙聚誌同道合之士,共同實現推翻清廷、建立新中華的目標。”
“那個推舉,當真在施行?”李竹青感到呼吸有些急促,端起茶杯輕啜一口。
“當然,我們可是采用匿名堂推的方式。”蕭雲驤回答得異常平靜。
“西王可知,如此做您可能落選。”
“這正是我的目的之一。”蕭雲驤回應依舊平靜。
“若不是因戰爭,我還打算加上一人任時不超過兩期的條款。”
此言一出,不僅李竹青驚愕得張大嘴巴,就連彭玉麟也瞪圓了雙眼。
“為……何?”李竹青仿佛聽到了不可思議之事。
“漢武唐宗年輕時何等英明神武,暮年也難免昏聵。一個人若過於貪戀權勢,未必是好事。”
蕭雲驤說罷,稍作思索,忽然頗為不甘心的笑道:
“再說,我還想釣釣魚,這輩子還沒釣過百斤以上的大魚呢。”
“若不能實現這一理想,死後想起,我定會在棺材裡氣得打滾。”
李竹青卻未笑,目光緊盯著蕭雲驤的眼睛:“西王就不怕尚未實現理想,中途便落選?”
“倘若我的理想得不到同誌們的支持,即便當選又能怎樣?”蕭雲驤不假思索,立刻答道。
“那麼,西王如此行事,究竟所圖何事?”李竹青緊追不舍。
“為了國家和民族。”蕭雲驤語氣依舊波瀾不驚,好似在講述一件平常之事。
他思索片刻,卻突然自己嘻嘻哈哈笑將起來。
“我知道這理由很扯淡。”
“上輩子當了一輩子牛馬,這輩子其實我最想躺平釣魚。”
“沒了這個冠冕堂皇,無論從何角度來說,都是偉光正的理由,我實在找不到奮鬥的動力啦。”
李竹青、彭玉麟站在衙門外。
彭玉麟看著仍有些恍惚的李竹青:
“我曾說過,這西王有時像個孩子,有時卻又如神似佛,先知聖人。”
“李兄,這下明白為何我起初被裹挾從軍,後來卻甘願效力了吧?”
李竹青長歎一口氣,似乎仍不敢相信:“這世上,真有如此純淨無私之人?”
彭玉麟放聲大笑:
“或許真如他所說,需有一個足夠高尚的目標,才能抑製住他想躺平釣魚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