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實行嚴格的男女分營製度,將全城男女充入營中免費勞作,按人頭每日領取半斤米口糧。
今年三月,還因此殺了一個冬官又正丞相,罰了一個首席尚書。雖五月東王發布《暫分男行女行將來仍然完聚誥諭》,分營製度有所鬆動,但仍未廢除。
與此同時,天王、東王卻不斷從女營挑選妙齡女子充實後宮。
賴文光搖頭歎氣,問蕭雲驤道:“行軍作戰時男女分營情有可原,可天國定都天京後,為何還要實行這種違背人倫的製度?”
蕭雲驤也歎氣:“洪天王受教義影響,認為分營可杜絕淫亂、維護宗教純潔性,還可將將士的家屬扣在城內,迫使他們不得不奮勇作戰。”
說到此,他突然冷笑,嘲諷道:“可笑的是,他們自己三宮六院,連妃子數量都數不清,卻要求百姓守活寡。”
“他們掠奪百姓財富,讓百姓做苦力換每日半斤米活命,如同奴隸。自己卻大興土木、窮奢極欲。”
“好一個‘人人平等’,好一個‘人間小天堂’,這隻是他們幾人的天堂,卻是萬千百姓的地獄。”
注:正文完結,繼續暴論,不想被雷的速速閃開哈。
洪天王拆除明皇宮,用材料建設天王府,不是烏鴉胡扯。
以下是基於史料,對南京明皇宮的詳細破壞經過及事例:
一、明代初期:政治動蕩與遷都冷落
靖難之役1402年)
朱棣攻入南京時,宮中發生大火,奉天殿、華蓋殿等核心建築被焚毀,但隨即被朱棣修複。且朱棣又在南京皇宮住了十幾年。
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皇宮逐漸失去政治地位,維護減少,建築因長期疏於管理,以及各種天災朽壞。
此時,明皇宮主體建築,所有形製都在,隻要加以維修,就能恢複。
二、明末清初:政權更迭與係統性破壞
南明時期1644年)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權時,明皇宮已嚴重衰敗,金鑾殿、太廟等主體建築蕩然無存,僅能利用武英殿等殘餘建築。
清朝初期
清軍入關後,將南京故宮改為八旗駐防城,拆除大量宮殿建材用於修建滿城和軍事設施;
1699年:康熙下令拆取明皇宮琉璃瓦12萬張、雕龍柱磉等構件,運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建造九龍大殿。
此時明皇宮已經遭到破壞,但是基本形製還在,一些宮殿樓閣毀掉了,但如下大力氣維修,大部可以恢複。
三、太平天國時期18531864年):戰爭與掠奪
太平軍定都南京
洪秀全為建造天王府,大規模拆毀明皇宮石料、磚瓦和木構件。明皇宮遭到毀滅性破壞,基本建築被拆毀,隻剩少量殘磚斷瓦。
湘軍破城
1864年清軍攻擊南京時,湘軍與太平軍交戰期間多次縱火,剩餘建築幾乎焚毀殆儘。
至此,明皇宮徹底淪為遺跡,地麵建築消失殆儘,成了一塊白地。
四、近代:城市開發與徹底湮滅
民國時期
1929年:為修建中山東路,明皇宮遺址被從中軸線一分為二,午門、西安門等遺跡被拆除;
1930年代:在遺址上修建明皇宮機場,進一步破壞地下柱基和殘存建築。
新中國初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居民區等建設占用原太廟、社稷壇等遺址區域,地麵遺跡基本消失。
至此,明皇宮徹底消失,連遺跡隻剩下極少部分。
南京明皇宮占地101.25萬平方米,北京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北京故宮就是以南京明皇宮為藍本建造,但麵積縮小約30萬平方米。
雖然南京的明皇宮衰毀是一個長達500多年的漸進過程,但真正給明皇宮帶來致命性破壞的,就是太平天國。
經曆太平天國後,明皇宮徹底變成了一片白地。
同理,曾經的南京城標誌——大報恩寺,也毀於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太平天國給南京這座城,帶來的毀滅遠多於榮耀。這在江南很多城市都是一樣的。
從流傳到現在,江南老百姓對於太平天國的稱呼就很清晰,這不是我們能用z治正確強壓,或者假裝看不見,就能糊弄過來的。
烏鴉曾在南京明皇宮遺跡徘徊一下午,望著那些巨大的柱礎發呆良久。
與長安、洛陽那些久遠的皇宮不同,南京明皇宮差一點,真的就差一點就能留存至現代。
若能如此,帶著孩子親臨現場,感受祖宗留下的輝煌遺產,比上一百節愛國課更有成效。可惜遇到了太平天國。)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