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們並沒叫上蕭朝富,隻是故意和幾個親隨吆五喝六、喝酒吃肉。
待蕭朝富被酒香吸引過來,蒙得恩雖麵色不虞,但礙於西王麵子,勉強邀請他加入。
蕭朝富一向嗜酒,便毫不客氣地吃喝起來。眾人又刻意奉承勸酒,不多時他便喝得爛醉。
蒙得恩讓幾名親隨將蕭朝富抬回房間,屏退左右,仔細在他身上搜查,最後在他貼身口袋裡搜出兩封信。
一封是蕭雲驤寫給前西王妃楊宣嬌的,也不封口。
蒙得恩打開一看,雖整篇文章有些胡言亂語,但總體來說還是日常的問候話語,並無特彆之處。蒙得恩看過後,就把它塞回蕭朝富懷裡。
另外一封卻是被蠟封嚴實,且蓋有西王蕭雲驤印鑒。
信封上歪七扭八地寫著“東王殿下親啟”六個字,右下角有個小小的“蕭”字落款。
他拿著信回到自己臥房,當即喚來一個親隨。
宣詔團隊裡自有奇人異士,以備不時之需。這個親隨就擅長在不破壞原蠟封的情況下,通過加熱軟化,打開信封。
那親隨得蒙得恩吩咐,就用點著的蠟燭,緩慢又小心地加熱火漆邊緣。待蠟層軟化後,又拿出柄極薄極細的小刀,慢慢挑開封口,取出一張信紙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蒙得恩接過信紙,在燈下細看。果然是蕭雲驤寫給楊秀清的書信,裡麵用和封麵一樣歪七扭八的字體寫道:
阿驤跪稟東王九千歲金安:
自前年八月,在長沙城外叩彆九千歲尊駕,算來已兩年沒拜見。
山裡孩子不會彎彎繞,這兩日接到天王詔書要收我兵權,心裡實在憋屈,隻能如實向九千歲訴苦伸冤。
前年我哥西王升天,若無九千歲按天父旨意扶我頂香火,西旗當時就沒了。九千歲拍板說“西旗不能倒”,阿驤記在心裡,也感激到骨子裡。
這兩年帶弟兄們進四川,天天按九千歲教的“刀把子捏穩,糧倉子填滿”辦事,現在四川全省已打下,漢中府也搶過來了,都是天父看顧的緣故!
天王遠在天京念天條經,不了解四川具體實情。從天京派來的酸子罵我搞邪路,還要奪我兵權。
虧得九千歲沒給聖旨蓋印,不然我這西旗早被人搶去了!弟兄們都說:“東王懂實情,天父附他身!”
山裡人認死理——天父傳言比紙片子管用!九千歲叫往東,阿驤絕不往西!四川二十萬兵馬,全憑九千歲一道令箭!
阿驤叩首。
甲寅四年八月西王府
書信簡短,且未按太平天國禮製,寫上一大串東王頭銜,落款還用蕭雲驤的小名“阿驤”。
雖不合規矩,卻透著一股親切感。
整封信主旨隻有一個:隻認東王,不認天王。
蒙得恩怕記不住,當即用紙匆匆謄下內容。
信隻有三百餘字,他匆匆抄完,又讓親隨小心將信紙按原有痕跡疊好,放回信封,再軟化蠟層並按壓原印章,重新封好。
蒙得恩回到蕭朝富房間,將書信塞回他懷裡。好在蕭朝富仍爛醉如泥,倒也不費功夫。
做完一切,蒙得恩回房坐下,顫抖著雙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一口飲儘,心臟仍砰砰直跳。
蕭雲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不再言。
但蒙得恩久在天王身邊,深知此時天京城內,天王與東王關係微妙,雙方你來我往,正暗自較勁。
旁人牽扯其中,稍不留神,便是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