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朝廷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紛至遝來。重壓之下,肅順等革新大臣提出諸多變革之策,卻遭祁寯藻等守舊朝臣極力反對。
肅順主張揚漢抑滿,公開指斥“旗人多是混蛋”,重用曾國藩、駱秉章、胡林翼等漢人名士;
打破滿人壟斷,舉薦非科舉精英,如四川署理巡撫岑毓英;
支持地方編練鄉勇,壓製宗室特權,削減八旗俸銀,打擊滿人貪腐。
祁寯藻則認為應延續重滿輕漢傳統,以滿人主導核心權力,視八旗為清廷統治根基。
他雖提倡選拔人才,但更傾向維護傳統士大夫階層,主張通過科舉和儒學標準選官。
肅順主張鐵腕反腐,嚴刑峻法,以“戊午科場案”處斬大學士、滿蒙高官柏葰音‘俊’),處理“戶部寶鈔案”時對滿蒙特權階層毫不留情。
祁寯藻認為應通過道德教化和傳統禮製整飭官場,反對嚴刑峻法,曾因反對肅順嚴懲戶部寶鈔案涉案滿人貴族與其產生直接矛盾。
肅順主張貨幣改製,推行鑄大錢、發行紙幣寶鈔),緩解戰爭導致的財政崩潰,還向商人階層抽重稅以充實國庫。
祁寯藻認為應維護傳統賦稅,通過常規稅收和節流措施解決財政危機,反對激進改革,認為肅順的政策擾亂市場,加劇民生困苦。
肅順力薦駱秉章為兩江總督,曾國藩為湖南巡撫,支持湘軍獨立籌餉厘金製度),直言“八旗無用”,要求裁撤冗餘軍餉,集中資源支持漢人武裝。
祁寯藻則認為八旗是滿清根基,應將資源優先向八旗傾斜,反對過度依賴地方武裝。
肅順主張以強硬手段應對外交爭端,支持鹹豐帝初期對英法采取軍事抵抗。
祁寯藻則傾向妥協,主和避戰,避免與列強直接衝突。
肅順的支持者有軍機大臣、戶部尚書文慶,刑部侍郎、署理左翼總兵、軍機大臣穆蔭,工部右侍郎、入值軍機處的杜翰等。
祁寯藻的支持者有工部尚書翁心存,軍機大臣、吏部侍郎彭蘊章,禮部侍郎周祖培等。雙方針鋒相對,爭執不休。
鹹豐帝心無定見,猶豫不決。時而覺得肅順的措施可行,推行了地方編練鄉勇政策;
時而又認為祁寯藻的辦法合理,派出滿臣鉗製漢臣。
施政搖擺不定,局勢漸趨惡化,地方官員也分為兩派,互相彈劾攻訐。
如當前曾國藩與官文互撕,賽尚阿與駱秉章對壘,核心問題便是重用滿臣還是漢臣。
清德,全名富察·清德,隸屬滿洲鑲黃旗富察氏旁支。
其祖上為清初入關功臣,世襲輕車都尉爵位,至清德一代,家道中落。
清德憑借八旗武舉入仕,道光年間任湖北綠營副將,駐守荊州,因出身滿洲貴族,深得湖廣總督官文器重。
曾國藩編練湘軍時,清德受官文保舉,出任湖南提督,統領湖南綠營軍。
綠營軍與湘軍分屬不同體係,這是官文掣肘漢臣的慣用手段。
清德以滿洲血統自傲,視湘軍為“漢人鄉勇”,拒絕配合曾國藩練兵,還譏諷:“八旗鐵騎方為國之乾城,團練豈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