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驤獲胡林翼固守荊州消息後,與左宗棠數次探討,兩人得出胡林翼必然召集曾國藩部,從恩施趕往荊州彙合的結論。
聽到李竹青的言語,蕭雲驤尚未開口,左宗棠便連連搖頭:“不會錯。胡潤芝選擇固守荊州,若無曾滌生的三萬人,他斷難守住。”
“況且,恩施城補給全仰仗以宜昌城為起點的川鄂古道,如今其補給線已被切斷,曾滌生不想死,就得儘快出來。”
曾國藩部三萬餘人,從恩施到荊州僅有兩條路:先從清江坐船順流而下至長陽,而長陽到宜都的清江有幾處險灘,到長陽後又有兩個選擇。
其一,經川鄂古道轉至宜昌,再從宜昌順流而下到荊州;其二,從長陽冒險順清江而下,至宜都,直奔荊州。
從胡林翼重掌兵權的時間推斷,若曾國藩接令後即刻動身,此時應快到宜都了。
於是,蕭雲驤留賴文光、林鳳祥率第一軍守宜昌,堵住川鄂古道;自己則帶陳玉成的第四軍,前往宜昌城下遊九十裡處的宜都,準備圍殲曾國藩部。
然而,預想中的曾國藩部並未出現。
見蕭雲驤在房中低頭踱步思索,李竹青問左宗棠:“左先生,胡林翼可有沒給曾妖頭下令,去荊州彙合的可能?”
左宗棠正皺眉看地圖,聞言堅決搖頭:“絕不會。胡潤芝既選在荊州固守,就必定會召集曾滌生部。荊州城周邊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他不會如此愚笨。”
“他依仗的,一是湘軍水師鎖住江麵,二是召集曾滌生部進駐荊州。如此,荊州城守軍至少四五萬,就能守住一段時間,至少不會被我們輕易擊潰。”
“若能在荊州消耗我們,為清廷從北方調集重兵,支援荊州戰場爭取時間。這便是他唯一的勝機。”
左宗棠歎了口氣,又道:“況且,若曾滌生、李續賓不能速敗林啟榮,我們隻需派數萬部隊沿川鄂古道西進,便可與林啟榮部夾擊他們。”
“屆時他們困守孤城、後援斷絕,不想死就隻能投降了。”
李竹青略作思索,嘻嘻哈哈的嘲諷道:“這官文夠蠢的,給個餌就咬。”
左宗棠頗為感慨:“若沒有官文擅自插手,胡潤芝把曾滌生部調往宜昌,再從武昌帶一兩萬人前往,屆時宜昌城就有七八萬守軍。”
“曾滌生為主將固守宜昌,再在險要處多修堡壘。屆時我們剛出瞿塘峽口,兵力無法展開,難以快速攻破宜昌,極可能打成消耗戰。”
“中路無法突破,我們的三路攻鄂都可能陷入對峙消耗,他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李竹青繼續嘻笑:“看來這官文夠恨先生的,聽聞你掛帥出征,就急著調集重兵抓你。”
左宗棠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這時,踱步的蕭雲驤突然停下,喊道:“陳玉成、呂榮光、孫保泰!”
正看地圖的三人,聞聲下意識立正:“到!”
“我命令你們率第四軍,沿川鄂古道向恩施攻擊前進,消滅曾國藩和李續賓。”
陳玉成眼睛發亮。
三人齊聲回應:“遵大王令!”
蕭雲驤握著陳玉成的手囑咐:“沿途會經過野三關、賀家坪等險關,提防清妖伏擊。還要派人沿清江探查,彆讓曾國藩偷偷溜走。”
“你們在酉陽州打過仗,比我更熟悉山川地理,我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