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邦立於“錦鯉”號指揮室,環視周遭。
此刻,湘軍炮彈如驟雨般傾泄而下,在船周激起衝天水柱。一枚炮彈呼嘯著打入船艙,一門側舷炮被炸得七零八落,幾名炮手瞬間血肉模糊。
他迅速拿起望遠鏡,望向千米外的前方。雪霧朦朧,湘軍後陣裡,兩艘長龍船護衛著一艘巨大的紅單船。
紅單船上,湘軍水戰指揮的桅杆旗幟在風中飄揚。
王定邦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大聲下令:“漿手、操帆手全力向前!船頭炮轟前麵大船,船尾炮阻擊追兵。”
“水兵上甲板,準備手榴彈、抓鉤,火槍上刺刀。”
“靠近清妖旗艦,炮手留下繼續炮擊清妖船隻,其他人全衝上去!”
隻見他兩眼充血,手指湘軍旗艦,聲嘶力竭地嘶吼:“衝上去,撞翻它!”
楊載福,今年32歲,出生於湖南乾州直隸廳今吉首市)的貧寒人家。
他僅讀過三年私塾,少年時以放排為生,在沅江上討生活。因精通水性、擅駕船隻,是當地聲名遠揚的水上能手。
某日他順沅江放排至嶽州,恰巧被回家奔喪的曾國藩遇見。
曾國藩被他身上的“英雄豪氣”和精湛的水上技能所吸引,當即邀他加入湘軍。湘軍組建水師時,又任命他擔任水師統領。
他曾率湘軍水師沿江東出,支援兩江總督駱秉章,在安慶和九江間的長江水麵上,與太平軍石達開部展開激戰。
楊載福勇猛果敢,常常露立船首,以自身的氣勢鼓舞士氣;他清廉剛正,從不貪占士卒的軍餉;且為人謙和低調,從不居功自傲,善於團結部署。
正因如此,他極得士卒擁戴。
前番他奉湖廣總督官文之命,將五千餘湘軍水師調入荊州作戰,聽從湖北巡撫胡林翼調遣。
收到命令後,他當即從嶽州出發,沿途搜羅民船、征召水手,很快集合了一萬餘人。
他還將軍中財貨賞給水師士卒,並承諾為立功將士申請朝廷恩賞。
由於他平時言出必行,水師將士對他的言語深信不疑,故而全軍士氣高漲。
到荊州不久,就聽聞上遊宜昌城已被西軍攻陷。
七八日後,西軍水陸大軍數萬逼近荊州城。
起初他見西軍水師僅五六十艘戰船,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
憑借與太平軍水師作戰的經驗,他判斷隻要數量占優,擊敗西軍並非難事。
雖有從宜昌逃出的零星湘軍將士,說西軍船堅炮利,但他覺得西軍與太平軍同出一源,不過是船大、炮多些而已。
而自己水師兵力和船隻超對方三倍,何懼之有?
然而,戰鬥剛一打響,湘軍水師就被西軍犀利的炮火打得死傷慘重,幾近抵擋不住。
楊載福當機立斷,下令投入全部兵力,試圖靠人多船多,纏住西軍,以近戰、跳幫戰耗死對方。
這才堪堪穩住陣型。
此時,一艘西軍大船如受傷的巨獸,衝破湘軍陣型,不顧身後湘軍船隻的糾纏,徑直朝他衝來。
“來得好!”甲板上的楊載福血氣上湧,大吼一聲,也不讓親兵替他著甲,抽出腰刀指向西軍大船,高聲下令:“衝上去,乾掉西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