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點將獨三師,令其組成空心方陣。
獨三師本是親衛師底子,善打惡仗。且過去一年,蕭雲驤在重慶,讓獨三師反複操練此陣法。
所以即便汪海洋大聲抗議軍長偏心,此刻也顧不得了。
李秀成下令全軍哨騎齊出,一來探聽清軍動向,二來禁止商旅行人通行,封鎖消息。
與此同時,第九師,獨三師在平原上開展空心方陣的實彈訓練,一時間,平原上槍聲不斷、炮火轟鳴。
而李秀成則攜同數名參謀,仔細探查預設戰場的地形。
他們先前往大營東北方十裡處的吳家莊。
此村有七八十戶人家,莊北是一片方圓七八裡、不規則的大湖和濕地沼澤,可限製清廷騎兵行進。
吳家莊向南十裡是唐白河河道,這個距離,剛好能擺下十個空心方陣。
大營向東北二三十裡便是唐白河,它在此處拐了個幾字彎,而後沿著大營南方彙入漢江。
雖是寒冷冬季,但襄陽地處南方,河麵僅結了層薄冰,人一踩即碎,無法通行。
唐白河上有一座石橋,寬可容兩輛馬車經過,是前往河南南陽府的必經之路。錯過此橋,就得往北再行五十裡才有一座過河木橋。
李秀成劃船沿唐白河而下,查看河寬和深度。
因這段河道因接近唐白河彙入漢江的河口,即便冬季枯水期,河道最窄處也有七八十米寬,河中心最淺處也有兩米多深。
淹死人足夠了。
戰場地形探查完畢,李秀成腦中,關於此戰的打法已清晰無比。
第九師、獨三師訓練兩日、熟悉場地後,西軍便偃旗息鼓。除工程兵繼續挖溝築壘,哨探往來奔馳以外,再無其他動靜。
僧格林沁今年四十三歲,他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二弟,合撒兒的二十六代孫,也是最早與愛新覺羅家族聯姻的,科爾沁貴族明安的後裔。
鹹豐三年,太平軍北伐,他率數萬蒙古馬隊和綠營軍,擊敗秦日綱與胡以晃率領的北伐軍,被清廷加封為超品爵位、世襲罔替的博多勒噶台親王,同時擔任禦前大臣,兼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
今年,鹹豐加封他為欽差督辦豫皖剿撚軍務大臣節製直隸、山東、河南、安徽駐軍),率領兩萬餘騎兵和六萬綠營軍清剿山東、河南、安徽的撚軍。
行軍至潁州府時,僧格林沁接到禦前大臣、額駙景壽從北京帶來的鹹豐聖旨,命他帶領不少於六萬步騎先解救襄陽。
擊破李秀成部後,再順襄陽南下,與湖北巡撫胡林翼彙合,圍殲賊王蕭雲驤。
僧格林沁得令,當即留下兩萬綠營軍,交副手都興阿繼續圍剿撚軍,自己帶著六萬步騎,經河南郾城府、南陽府向襄陽出發。
他深知此番西賊大舉東出,湖北激戰正酣,軍情如火。
於是讓河南巡撫、蒙古人伊興額帶領綠營軍隨後,自己率兩萬五千蒙古馬隊探路。
進入南陽府後,沿途不時可見西賊的哨騎前來探查。
那些哨騎看到大股騎兵,便遠遠逃開,僧格林沁想抓些活口逼問敵情,也無法辦到。
鹹豐五年正月初五,僧格林沁帶著蒙古馬隊,趕到樊城外的唐白河邊,遠遠的能看到,二三十裡外的西軍大營。
僧格林沁是沙場宿將,並不急於下令騎兵過橋,而是先在唐白河東岸讓騎兵下馬,人馬飲食。
他帶著蘇克金、西淩阿、史榮椿等部將登上東岸一個小土坡,拿著望遠鏡向西眺望。
此時接近下午,天色晴朗、視線良好,隻見約二三十裡外的西軍大營,深溝高壘、戒備森嚴。
“蔭堂,前方可是西賊李秀成部?”僧格林沁問向身邊漢將史榮椿。
史榮椿是直隸大興人,字蔭堂,行伍出身。
鹹豐三年,他以京營參將身份隨僧格林沁,在河北圍剿太平天國北伐軍,積功升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