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6月13日,西軍與湘軍於長沙東門外展開一場血戰。直至西軍將湘軍追進長沙城,雙方才各自收兵。
之後西軍打掃戰場,盤點此戰得失。
此役,西軍自身傷亡一千餘人,主要是湘軍突入五裡牌前沿陣地,與西軍短兵相接所致。
而西軍打死、打傷和俘獲清軍一萬餘人,其中打死三千多,打傷九千多,俘虜五六千。
伍紹宗部基本被全殲,鮑超部和周鳳山部大半被滅,曾國荃部也有折損。
不過,清軍的死傷並非全是西軍所為。伍紹宗部和鮑超部中,許多士兵被清軍自己的督戰隊無情屠戮,或是被強逼著如飛蛾撲火般,撲向西軍的槍線。
曾國荃部後撤入長沙時,因城門狹小,與出城的湘軍士兵相互擁擠踩踏,又造成了不少傷亡。
另外,西軍此戰物資消耗頗多,炮彈、米尼彈、火藥存量等均不足;傷兵急需運往後方治療;打壞的槍支、火炮也亟待運往後方維修或更換。
好在此時水路已完全被西軍掌控,後方物資可用大船,經長江過洞庭湖,再入湘江,直達長沙城外。
水路補給運量大且耗費少,這也是蕭雲驤堅持從四川東出,首先攻打湖南湖北的重要原因。
次日,陽光明媚,蕭雲驤聽聞彭玉麟帶著後勤補給船隊駛進了湘江,滿心歡喜,帶著警衛排前往湘江碼頭迎接。
此戰劉昌林將警衛排安排在自己身邊,未讓他們承擔一線衝陣任務,所以警衛排雖無人員傷亡,但也沒立下戰功,隻能算是過了把打仗的癮。
憨直的盧嶺生對此毫不在意,而心思活泛的姚福堂,則有些悶悶不樂。
西軍的主要補給碼頭,設在撈刀河和湘江的交彙處,這裡曾是水師攻打長沙的前進基地。
如今水師改駐水陸洲,原先停靠戰船的碼頭,便理所當然地成了後勤裝卸貨場所。
此時正值中午,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水麵上,泛起金色的光芒。
湘江浩浩蕩蕩,猶如一條巨龍奔騰不息;撈刀河則如一條蜿蜒的絲帶,溫柔地纏繞在大地之上。
江河交彙處的灘塗上,長著一片鬱鬱蔥蔥的美人蕉,鮮紅的花朵開得正盛,宛如一片燃燒的火焰。
碼頭上,十來艘大船穩穩地靠在岸邊,船身隨著江水的波動而輕輕搖晃。
西軍的後勤人員,正忙碌地穿梭於船上船下,卸下糧食和軍械物資。
兩千名補充戰士在岸邊整齊集結,他們身著嶄新的軍裝,精神抖擻,在軍官的口令下,邁著整齊的步伐,朝著西軍大營進發。
彭玉麟身體比之前強壯了許多,走起路來虎虎生風。
他帶著兩個隨身文吏剛下船,就看到蕭雲驤笑眯眯地在碼頭上等候。
蕭雲驤上前迎接:“先生,一路辛苦了。現在曾兄長和賴總長,還是忙得不可開交?”
因為蕭雲驤與彭雪梅僅是訂婚階段,尚未完婚,所以依舊稱彭玉麟為先生。
彭玉麟微笑回應:“湖北剛打下來,現在又攻打貴州和湖南,還要在武漢新建各種工廠、學校等機構,曾長史比以前更忙了。”
“當前湖北的會務、監察係統構建已告一段落,湖南又打下許多新區,西王府的基層行政機構亟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