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7月15日上午,常沙府衙內,陽光透過斑駁樹影灑在地上。
胡林易與唐訓方終於從渝州趕到常沙府,向蕭雲驤報到。
蕭雲驤見隻來了兩人,麵露詫異,忙問:“胡先生,羅仲嶽呢?調令可是發給你們三人的。”
胡林易輕歎一聲:“王鑫到軍校進修時,給羅仲嶽帶去李如九的遺言,這對他觸動很大。”
“他說之前隻接觸華夏的精神脈絡,如今在渝州能看到許多泰西諸國先賢典籍,他想沉下心研究,融會貫通。”
“研究明白前,他不想再教人,免得引人入歧途。”
蕭雲驤先是一怔,隨後沉默半晌,緩緩回道:“這樣也好。他在渝州,有薪俸養家嗎?”
胡林易回道:“科學院徐祭酒聘請他為理論研究員。他家人口少,又一向節儉,科學院薪俸夠全家生活。”
蕭雲驤微微點頭,認可徐繼佘做法。理工科固然重要,人文社科也必不可少,文理並舉才是正道。
隻是西王府很多事務剛起步,人文社科歸進了科學院,以後發展壯大,還是要分開。
胡林易微笑起來:“羅仲嶽是進修人員裡泡圖書館最勤的。他還嫌翻譯速度慢,自己找洋教員學泰西文字,就為讀原文。”
“大王,我和他相識幾十年,這段時間他最愜意,不愁生計,能做喜歡的事,還能接觸諸多先賢文章。”
“現在就算給他巡撫職位,他估計都沒興趣。”
蕭雲驤忍不住笑了:“他倒是輕鬆了。”
又見胡林易雖然氣色好轉,但身形依舊消瘦,便有些擔心:“本想讓羅仲嶽幫你,你身子能挺住嗎?”
胡林易回道:“麻祭酒開了藥方,讓我到常沙城抓藥按時服用,半年後回渝州複查。”
蕭雲驤一臉無奈,又帶些許歉意:“本想讓你多調養些時日的,可形勢逼人。我們與相軍大戰數場,積怨頗深,如今還有不少青軍散落湘省各地。”
“曾湘帥雖說逃到了粵省,但他對相軍殘部的影響還在。”
“這湘省巡撫,不得不請你這個相軍元老來做。遇到問題或需要協助,直接跟我或曾長史說,我們想辦法。”
蕭雲驤擔心胡林易身體是有緣由的。原本位麵中,胡林易一向身體不好,四年後病死。
胡林易見蕭雲驤言辭誠懇,知道不是客氣話,便微微點頭。
蕭雲驤轉而問唐訓方:“義渠,你想繼續帶兵,還是輔佐胡先生理政?”
唐訓方毫不猶豫回答:“帶兵。這段時間在軍校學習,結合經驗,感悟頗多,想在疆場檢驗。”
看得出他早就思慮妥當。
蕭雲驤微笑點頭,唐訓方帶兵治軍能力不錯,他沒有反對理由。
於是,他任命胡為湘省巡撫;唐為新組建的第七軍二十一師師長,輔佐左靖西開展軍務。
之後,蕭雲驤和左靖西商議分工。左靖西留在常沙,負責湘省西軍擴編、剿匪、訓練、學習等事務;
蕭雲驤回江城,監控天國和青廷異動,伺機奪下贛省九江。
兩天後,胡林易和彭鈺麟交接完畢。
蕭雲驤便和彭鈺麟、李竹青、何祿等人,搭乘水師的補給船隊回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