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江夏曆來屬於荊州黃家控製的區域,尤其是黃祖幾乎成了此地的。
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麵無疑觸動了許多人心中的平衡欲望,比如同屬四大世家之一的蔡家和蒯家,以及他們的領導者,自然對這種情況感到不滿。
基於這點,當劉表尋求對寇封的合適安置意見時,蔡瑁和蒯越便提議,可以派遣寇封到江夏任職。
目的就是為了削弱黃家族人在荊州的影響力,促使寇封與黃祖對立,從而給予蔡、蒯兩大家族一個滲透甚至控製江夏的機會。
這也正是劉表內心的真實意圖!
正因為如此,在向劉表提出請求之前,寇封事先拜訪了蔡家和蒯家,表達了希望通過聯盟,成為他們手中的利劍,控製江夏的意願。
這番誠意加之於荊州政權中普遍存在的抑製黃祖的想法,使得寇封得以順暢地獲得去江夏赴任的機會。
...
於是,接到任命通知的寇封隨即下馬,向使者的命令表示感謝和遵從。
“小將聽令,懇請尊使代我向鎮南將軍致謝。
寇封誓願追隨將軍,誓與江東血戰,宣揚荊州雄威!”
聽罷寇封此言,傳令官行了個禮,又補充說道:
“還有,蔡將軍和蒯太守希望將軍莫要忘卻他們的恩德,若有所違背,後果自重。”
言畢,傳令官躍上坐騎,調頭回襄陽城去了。
聽完這番話語,寇封臉上閃過一抹冷笑:
“荊州,真是世家的地盤,即使是劉表的使者,也受控於蔡蒯之家。
如此情形下,荊州如何長久保全?”
旁邊,劉伯溫笑著接道:
“主公不必擔心,正因劉表無能,荊州如此宏偉基業方待主公來收拾局麵!”
劉伯溫這番話說出,讓寇封大笑道:
“有理,荊州世家爭鬥不止,給了我插足的機會。
這番到江夏,多虧伯溫妙計!”
對此,劉伯溫卻擺手謙虛道:
“主公過獎,在下隻是做些應儘之事。
主公智慧,到了江夏,便是魚得水、虎回林了!”
一時間,君臣二人相視而笑,心有靈犀一點通。
實際上,寇封與劉伯溫的策略簡單明了:利用荊州世家內部紛爭,在蔡氏、蒯氏與劉表之間斡旋,首先向蔡、蒯表示合作意向,於是才得到劉表麵前的引薦,前赴江夏。
而劉表派寇封前往江夏,其實也是他個人所期望的。
因為這個安排符合各方需求,故傳令官暗中傳遞了蔡、蒯的威脅信號。
一旦寇封抵達江夏,並未如其意行事後,黃祖可能無法繼續掌控該地,到時候蔡、蒯不惜揮軍直取寇封性命。
在蔡蒯心中,寇封隻有區區五百之眾,滅除他不值一提。
然而,這恰恰落入了寇封布下的棋局。
等寇封真正入主江夏,就能一舉奪去黃祖的權柄,控製住整個江夏,作為開創霸業的開端。
在他們看來,黃祖不過一個庸才,雖然兵馬眾多,又怎能對抗得過寇封?
然後,以此江夏為基地,逐步占據荊州全境,在亂世之中打造屬於自己的霸權。
到了那時,蔡琨和蒯越等人的威脅,便如同狂吠犬類,根本不值一顧。
所以,江夏終將成為寇封的一片天空,屆時蔡琨、蒯越等人悔之晚矣。
……
幾天之後,江夏城郊外。
因寇封現歸於劉表轄下的將領,他率領的五百士兵吃喝費用全部算作劉表的開支。
畢竟是剛剛歸順,不論內心如何考量,麵上的文章劉表還得做好,因此一路上各縣縣令、郡首皆給予寇封充分補給,使其順利到達江夏。
江夏處於荊州最東部,既是防備江東進攻的前哨站,又是長江南岸的屏障,地勢極為險峻。
來到江夏,寇封首先偕同部下的精銳戰士檢查了江夏城周圍的防禦設施。
畢竟,在寇封的心目中,江夏已成為自己手裡的寶物。
駐足於江夏,再圖吞並荊州,這便是劉伯溫和寇封深思熟慮後的大策略。
江夏地區共領有十四縣,其府位於西陵,而其餘各縣城則分彆為邾、鄂、蘄春、下雉、沙羨、安陸、南新市、雲杜、竟陵、西陽、軟國、郡縣及平春等地。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