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射違反軍紀、遭到寇封處決的消息很快在江夏城內流傳開來,軍民心神震動。
無人預料到寇封竟真的采取行動鏟除了黃射。
此消息傳來,城中不軌之人無不心生畏懼,若稍有不敬或非禮之舉,豈不會引來相同的後果?
反觀深受黃家父子公司逼迫之苦的民眾與士兵們,則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正義充滿歡慶,並開始向上蒼祈福祝願寇封旗開得勝。
隻有寇封戰勝東江軍,才能保證他們的日子得以安度。
可見,寇封所布局的大計進展得相當順利,目前距他實現控製江夏的最終目標隻差一小步。
隻要解決掉黃祖,再一舉平定東江勢力,寇封就能夠合法地、無可置疑地接管江夏。
當整個城市的居民皆知悉黃射因軍法難逃死罪的事實後,黃祖依然對此渾然不知,此時此刻的他正聚集城中各部將討論對抗東江的方略。
這時,一位管家神色緊張,幾乎小步奔跑進入廳堂,麵帶恐懼之色,顯得異常緊張。
黃祖見狀,眉頭緊鎖,在商談重要事務時被人攪局是極不尋常的情況;如果不是他的私人管家,早已命令當場處決!
“老爺,少...少爺被寇封給...”
聞此言,起初黃祖不願相信這是真實的。
他認為寇封不可能擁有這樣的勇氣,敢對黃氏子嗣下手!
除非他是打算逃離江夏,或是已經備好了同黃祖對決的決心!
但是隨後,管家帶來的進一步的消息使得黃祖麵容變得更加鐵青,充滿了濃烈的仇恨與怒氣。
“少爺說,那個寇封已經帶著部隊出城迎擊江東軍去了!”
得知實情後,黃祖麵色驟變,恍然意識到對方之所以如此膽敢行動,原來是因為他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準備離開!
思緒至此,黃祖心頭如烈焰焚燒,憤恨至極!
隨之,黃祖咬牙切齒,向身邊幾位親信心腹吼叫下令:
“傳達太守的旨令,動員江夏三萬海軍與兩萬步兵全麵出發,誓要斬寇封碎屍萬段,為我兒雪恨!”
聽到黃祖這話,底下一位將軍有些猶豫地道:
“太守,如果軍隊全部調走,倘若江東軍乘虛而入破壞水營,那江夏可就會立即陷入敵手啊!”
黃祖聞言僅是冷冷一瞥,便抽出腰間的寶劍,片刻後那敢於諫言的將領便慘遭殺害,血染當場。
隨後,黃祖麵目猙獰道:
“誰還有不同的意見?”
眾人看到此景無不色變,隨即遵令傳達,著手準備全員出征,誓要擊敗寇封。
於是,黃祖舉全軍出動,親率五萬兵馬直接奔赴長江出口。
若說江東軍想要順利占領江夏,必定會選擇水路進軍,因此雙方的登陸地點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唯有對方直接攻打江夏的水營,但這如今已被嚴密防守,且三萬海軍傾力應對,
即便江東水師多麼勇猛,也無法快速擊潰江夏三萬海軍進而進攻西陵城。
如此一來,江東軍唯一可行的登陸點隻能是在距離西陵三十裡的長江口。
為此,黃祖自帶二萬步兵取陸路急馳江邊;剩下的三萬海軍則由其親信吳成率領。
水陸同時開赴,直衝長江口岸。
黃祖大軍聲勢浩大的動作很快就被江對岸的偵察兵所察覺,並迅速回報給了此次領軍的程普將軍。
其實每至年末,江東往往都要對江夏發起軍事打擊,這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慣例。
究其根源,在於東吳霸王級人物——現東吳領袖孫權之父、勇將孫堅——就是命喪於黃祖的手下!
況且,要發展壯大直至稱霸,必須掌握荊州的資源。
而這第一步正是攻陷江夏。
正因為這樣的宿怨已長達十多年。
不過江東軍的數量有限,每一次發動戰役的規模不過區區數萬人而已,這對於有五萬人守衛的江夏來說,實在是顯得有些不夠看。
再者說來,黃祖向來堅持固守於西陵,這也是使得江東長期未能攻克江夏的關鍵所在。
這次,江東派遣了三萬水軍沿江而上,企圖通過江麵直達陸地進而攻取江夏。
程普指揮下的這支龐大的隊伍在即將臨近江夏水域時,不幸地被江夏水師發現了動向,黃祖隨即得知了這個情報。
在今日的世界中,也隻有荊襄和江淮兩地的艦隊實力足以傲視整個長江。
雖講到江東的水師勇不可擋,但在規模上確實無法和荊湘相比擬。
結果,雙方在這場較量中誰也不能壓倒對方。
同樣的,作為對手,寇封同樣獲悉了江東軍隊侵犯江麵的情報。
不過即使已經被江夏發現,程普也沒有選擇撤退的想法。
因為他心中的那位曾經同甘共苦如生俱來的戰友,其父親孫堅便是喪生於黃祖的利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