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蔡瑁深知劉表僅是善於守護現狀之人,因此他曾經思考過一旦曹操南進,則直接歸順曹操。
唯有此舉才能使得蔡家更進一步,躋身於全國最高級彆的世家之列,而非久滯荊州一隅!
蔡瑁不願看到其它家族的力量增長,儘管看到黃家垮台令他暗自高興。
然而,劉琮不僅是他的外甥,更將是未來的荊州主人。
如今,寇封占了一郡之地,蔡瑁自然覺得這本應是自家的勢力範圍被彆人搶占。
於是,蔡??向劉表提議調動軍隊圍攻江夏,打算奪回該地。
與此不同的是,作為謀略之人的蒯越雖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劉表仍在的情況下,他會首要考慮劉表的意見。
“主公,我以為目前應靜觀其變。
寇封的勝利增強了我們荊州的聲威,不如先維持現狀!”
“如果貿然出擊,天下人定會將您與劉備相比,功過難定,損害主公的形象。”
聽了蒯越的話,劉表思索片刻後做出決定。
“蒯越之見十分中肯,按照你說的辦。
即刻下令正式任命寇封為江夏太守,賜給十萬餘石糧食,千兩黃金!”
“並吩咐他好好守衛江夏,作為荊州東邊的天然屏障,以防備江東。”
劉表下了這個指令後,蔡瑁也無計可施,隻是凝重地瞥了蒯越一眼。
蔡瑁心中疑惑,平素裡常站在一起的蒯越,今天為何改變了主意?難道他也想與蔡家對抗了嗎?
想到這裡,蔡瑁心中自語道:
“若果真如此,那就不要怪我無情。
妨礙蔡家的人,都將是我的敵人!”
而蒯越看著蔡瑁生氣離開的樣子,輕輕歎了口氣:
“你所擔憂的也不無道理,但當前局勢尚不明朗,荊州未來花落誰家未定,我們蒯家不能孤注一擲。”
“這次幫助寇封也算積累一份人情,萬一將來有機會也未必知道呢!”
...
在北方,剛統一北方四州的曹操對南方的形勢同樣非常關注。
因為,一旦占領江南,長達數十年的亂世將在他的統治下結束,成就統一之勳業。
當聽到寇封打敗了江東大軍的消息時,曹操大笑起來:
“果然,江東將士多為無能之輩,僅僅五百騎兵便擊潰他們兩萬大軍!”
“若是我手下的虎豹騎兵進攻江南,豈非一往無前?”
說至此,曹操更加輕視江東孫權,認為除了已逝的孫策,其他人皆不足為慮。
然而,寇封這個名字卻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腦中,計劃攻打江南之前需考慮到荊州不僅有劉備這一個對手。
當然,目前曹操認為劉備的威脅有限,由於智謀之士徐庶早已被他以智謀引來北方,劉備現在依賴關羽、張飛兩位將軍,短期內難以興風作浪。
不過,江夏之戰中寇封展現出來的謀略,令曹操心存警惕。
如果不早早除去此人,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對手。
...
得知江南大軍敗退,尤其是得知出征的大軍傷亡超過一半,隻有萬餘人生還,且損失程普、蔣欽和太史慈等重要將領後,孫權幾乎要一口老血吐出。
江南本土地稀缺,這次損失慘重,怎能不讓他震怒無比?
揚州南部的山越族聽到江東軍隊慘敗的消息後,立即大舉出動,侵擾江東各郡縣!了解到這種情況的孫權,憤怒之餘,當即下令處決黃蓋!但此命令最終因陳武、朱治等將領的苦苦勸阻未能執行。
這場戰役已經給江東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果再失去一位三朝老臣黃蓋,無疑將是更大的削弱!於是,在被迫的情況下,孫權選擇了寬恕黃蓋,不過僅免其死罪,仍需遭受降職懲處,從曾經東吳武將中排名前幾位的老資格將領被貶為低階。
緊接著,孫權重新起用之前被閒置的周瑜回師建業,並任命他為大都督,負責指揮全部軍隊對抗叛亂的山越族群。
畢竟,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祖傳三代的努力很可能就此化為烏有!同樣地,此時整個江東地區對造成這一切禍端的人物寇封充滿怨念!“我一定要報複,隻要有機會,我必親手除去你,以雪今天之恥!”
孫權雖作為東吳家族第三代,但他能登上這一職位,完全是因為先輩們——尤其是他的哥哥孫策的奮鬥結果。
如果不是侄子孫紹年紀太小,根本不會輪到他接手這一切。
而自孫權掌權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竟開始刻意抑製兄長血統下的勢力發展!這自然而然引起了廣泛質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
孫權希望能夠通過軍事成就來擴大地盤,鞏固權力,這才決定進軍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