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現在有人不嫌棄他是老戰士,還待他如此尊貴!
思前想後,黃忠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
“這些事宜拜托文長處理了,不過千萬不要傷了韓玄,一切按寇封將軍的意思行事吧!”
聽了這話,魏延十分高興,隨即接受了命令。
於是,在魏延的帶領下,長沙軍隊成功扣押了韓玄,並宣誓效忠於寇封!
此時,魏延派遣人手攜帶投降文書直撲寇封大營!
得知長沙已由魏延和黃忠聯合倒戈反抗韓玄,並有意全境投誠時,即使是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寇封也有些錯愕。
畢竟事態發展的速度之快,幾乎讓他才剛率領軍隊回歸營地不久,消息便接踵而至!
若早料及這般局麵,他定不會輕撤軍力。
當然,黃忠此次同魏延一同舉旗響應,並非偶然。
與關羽的初次交鋒時,後者曾不屑對待黃忠,使之感受到被貶低。
反之,即使彼時黃忠尚未展示其真摯武藝,寇封依舊讚口不斷,加之寇封自身聲望正值高峰——連江中盜匪首腦都能在他麾下一展所長擔任水軍統帥,這份胸襟自讓人敬重。
因此,黃忠對寇封的觀感極其良好。
麵臨韓玄欲置其死地的情況,黃忠不得不選擇了追隨魏延這條路。
更關鍵的一點,在於魏延對他說過的:已屆老年但仍渴求良主庇護,終於遇見如寇封般的賢君。
出於內心認同此話且期望通過追隨明主實現個人榮耀的追求,促使黃忠決定信任寇封。
這一決定,最終使事件得以順利進行。
……
當寇封率大軍抵達長沙城牆下時,映入眼簾的是手持長沙太守印章等待的黃忠、魏延及其他人士。
寇封的現身立刻引發了黃忠、魏延等人的跪地行禮,並大聲宣布:
"失職官員拜見寇大守,懇求您接管長沙治權!"
聞聽這些話語,寇封迅即離鞍下馬疾走至兩人身旁親手將其扶持起身,
隨後說道:“兩位將軍明智轉身支持正義,乃是巨大貢獻,怎能言是有過之人?”
見到寇封非但未表責備,態度反倒如此熱忱,黃忠和魏延心中緊張頓時消散;
在他們看來,寇封確為明辨忠奸的仁主,值得自己全心效忠的對象。
於是,迎二人起身後,寇封接受了長沙太守的官印,並笑道:"我奪取長沙非為土地本身高興,實則欣喜能迎來兩位優秀將領,有了你們二位的幫助,我必會如魚得水!”
雖此言論帶有禮節性質,卻也足以令黃忠和魏延徹底消除剩餘猜疑。
自此,他們二人對寇封的信心急劇增加。
「叮咚」,係統的聲響響起,“黃忠忠誠度提高,現有忠誠度90!”
“魏延忠誠度增加,目前忠誠度88!”
聽到這兩個係統的播報後,寇封心懷喜悅,陪同新結盟的將領進入長沙城。
這一戰中,他未損一分一毫之兵力完整控製長沙,同時也贏得了兩位英勇將軍的傾力支持。
整個戰役不到半天即告勝利,消息若傳出恐怕無人會予信服。
然而,事實卻是,正是憑借寇封之智慧與手腕,這一切得以成就!
長沙郡的總人口達到了二十七萬,現在都成了寇封轄下的民眾。
攻占了長沙後,江夏郡與長沙郡接連成為他的領土。
為了慶祝這一成就,寇封在郡衙內擺設盛宴,邀請了黃忠、魏延等將領。
“各位英雄,今日承蒙你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應當暢飲美酒慶祝。
來,滿上這杯!”
見到寇封如此豪氣大方,座下的將領們也個個情緒高漲。
雖然寇封年紀輕輕,不過二十歲,但他以敬才的態度,廣泛求賢,已控製江夏和長沙兩地,擁有數萬人馬,這使他在爭奪荊州的過程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未來,他有望成為天下霸主之一。
想到這一點,眾將都心滿意足,因為作為最初的支持者,他們將成為新朝的重要人物。
從寇封飲酒時的海量和豪邁,眾人也能感受到他對未來的雄心壯誌,不禁更加安心。
然而,在歡慶之中,黃忠飲了幾杯後,突然起身跪倒在地,向寇封提出請求:“主公,末將有一個心願,懇請主公能夠滿足。”
聞言,魏延立刻變了臉色,他知道黃忠所求可能涉及複雜的政治情感,但又擔心這樣會觸怒寇封。
他頓時有些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寇封看到黃忠的動作,心中大致猜到了事情的原因——大概是關於韓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