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夷陵這個地方的曆史回憶令人感歎,曾因關羽遇難於此,隨後其摯友張飛亦被手下親信範疆、張達暗害...這無疑是蜀漢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在極度的憤怒驅使下,劉備無視了諸葛亮、趙雲等人竭力的勸阻,集結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結果,在夷陵之戰中,劉備的軍隊幾乎全被陸遜的一把大火燒得灰飛煙滅!
這一戰成為了蜀漢從繁榮到衰落的標誌性事件。
從那以後,不管諸葛亮如何傾儘全力,都無法改變蜀國實力遜於魏國的局麵,最終他在五丈原含恨而逝。
論起諸葛亮的忠心,那股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的確能夠贏得任何君主的尊重和推崇。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儘管在曆史上劉封因諸葛亮而間接遭難,寇封仍舊決定重用這位天才。
曆史畢竟是往事,劉備現已投奔孫權避禍,寇封又怎會因為過去的一丁點恩怨,放過像諸葛亮這樣的絕世之才!
在路上,寇封望著身邊神情自若、一臉輕鬆的龐統,輕聲問道:
“士元先生,諸葛亮實際上是被你硬生生帶到這裡來的吧?以前他認為的理想君主應該是劉備吧?”
聽到這句話後,龐統的眼神中多了些探究的意味,接著微微一笑回應道:
“不知道征南將軍此話從何而來?”
見龐統並未直接回答,寇封心中已然明白對方的擔憂——他害怕如果自己坦白,可能會引起寇封對諸葛亮的不滿。
所以寇封繼續溫和地解釋道:
“先生初次見我是如此地好奇,隨後卻一直是這般平和的態度,每一道策謀幾乎都由諸葛亮提出。
剛剛與兩位先生交談時,發現諸葛亮的話裡帶著諸多考察的意思,反而是先生幾乎一言未發,仿佛早已認定我是可以輔佐的對象。”
說完這番話,龐統大笑道:
“真是令人敬佩,難怪天下英雄都說您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今天看來,是我龐統選對了明主!”
說著,他行禮道,“龐統參見主公。”
目睹了這場景後,寇封更是歡欣不已,
“俗話說得好,隻要擁有了‘臥龍’和‘鳳雛’其中一人,就可以安治四海;而我現在擁有了你們倆,再加上如劉基這樣的英才鼎力相助,即便是曹孟德手下的五個首席智囊,恐怕也難以相匹敵啊。”
聽到寇封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之高,龐統也頗為滿意,
“主公過獎了,但在下希望能夠保密來見您的事實,所有的貢獻都記在孔明身上即可。”
寇封一聽這話,心裡略感驚訝,
然而既然是龐統的心願,寇封當然願意滿足。
“好吧,雖然不知道士元先生打的是什麼主意,但您的這份功勞我絕對會牢記在心!”
於是龐統再次向寇封表達感謝。
在經過了一番深刻的對話之後,為了不給隨後到達的夏侯惇軍隊可乘之機!
寇封立即命令自己的背嵬軍和玄甲軍將士帶上大量的油脂,將其散布在夏侯惇軍隊必經路線兩側的森林之中!
雖然寇封有意按照諸葛亮所提出的建議采用火攻的策略對抗夏侯惇,
但要想成功地引誘對方龐大的軍隊進入陷阱,則需要一個巧妙的計策作為掩護,考慮到這一切,他最終選擇了黃忠執行這個任務!
起初,寇封計劃親自挑戰夏侯惇,因為這個人一貫有勇無謀,容易上當……
見到自己現身於此,必定會毫不猶豫地企圖將自己除去,這種中計的機會將會更高。
不過,黃忠是受主公派遣,聲稱自己不過是一員老兵,裝作不是夏侯惇的對手,如此一來,更加讓人深信不疑。
畢竟,寇封曾有過擊敗關羽的曆史,若說他會輸給夏侯惇,實在難以讓人相信。
因而,寇封決定以此為計!
隨即,寇封命令玄甲軍士卒在道路兩側撒上火油,等黃忠引誘夏侯惇的大軍進入設下的陷阱後,即刻放火燃燒!
待到火起之時,玄甲軍與背嵬軍一同出襲,再加上三位將領勇冠三軍之力,夏侯惇幾乎無從逃脫!
當所有部署完成後,寇封等人就耐心等待夏侯惇到來。
而此時,在另一邊,夏侯惇剛剛奪取了南陽郡,緊接著就指揮軍隊攻向南郡。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曹操派出了李典與於禁兩位副將協助夏侯惇,他們依然花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才完全控製了南陽郡。
當夏侯惇率兵快速逼近夷陵時,他對身邊的兩位副將表示不滿:“這蔡瑁真是太沒用了,十萬人打不過寇封的兩萬人,竟然還被捉!”
“如今,失去了荊州的他,那小劉琮竟敢硬抗丞相,等我打進襄陽,一定得砍了他的腦袋當尿壺!”
聽夏侯惇如此一說,於禁與李典兩人麵帶微笑地交換了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