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留下者,將是與我同生死共進退的戰友。
不論將來如何,我們都應該共同分擔榮辱,相互依靠直到最後一刻。”
聽了寇封的話,下麵原本是荊州軍人的戰士們立刻開始議論起來——不用作戰還能領錢回去過平靜的生活當然很好,然而在這個戰亂的時代又有誰真的能逃脫得了兵火之災?
要說起來,這些原本屬於荊州軍隊的將士們對寇封可是心懷怨氣的,畢竟他們在與寇封交鋒後,才導致今日這般境地!
家無法回,兄弟傷亡慘重!
然而,隨著文聘也選擇投降,荊州軍將士見自己的主將也歸順了,隻能被迫接受現實!
此外,在這段時間裡,文聘不斷向荊州水軍傳遞這樣一個信息:追隨寇封遠比留在劉表旗下要更好!
雖說訓練苛刻了些,可軍餉卻是高了許多倍。
這就是為什麼當時寇封率領軍隊返回荊南時,
那些荊州水軍會逐漸聽從寇封屬下將領的指揮!
至於後來加入的五萬荊州步兵,他們對寇封的忠心更高,因為他們是自願加入他的!
再加上當天寇封為保護他們拚命抵抗,來到荊南後又享有更高的軍餉,這使得他們更加傾向於跟隨!
不過,考慮到他們原先是荊北的士卒,而現在荊北已落入曹操手中,他們也心存返鄉之意!
所以,當這些荊州軍的將士聽到寇封的話時,立刻產生了種種討論和爭論!
若論起寇封現在的勢力,他已經戰勝過曹操,並且自從崛起以來一直保持著不敗的記錄,或許這次也能獲勝!
但隊伍中自然也有膽怯者。
接下來,一名荊州軍中的校尉大聲喊道:
“征南將軍您在江畔不顧個人安危,為我們爭取逃脫時間,如此深恩無法回報,我願為您赴湯蹈火,死而無憾!”
隨著這名校尉的話語落下,那五萬荊州步兵的臉色為之一變!
他們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天寇封帶領著身後的五位將領,為了他們而拚死抵抗的場景!
一時之間,每個人心中都作出了決定:哪裡還有像這樣的主公值得效忠?
無論在誰的手下服役不都一樣?
在此處,既有無往不利的勝利,又享有優越的待遇,他們何懼之有?
於是,大部分的五萬荊州步兵願意留下。
而六萬名被俘的水軍,則因未親曆那次戰鬥,仍有相當一部分想要離去!
寇封說道:“給我一個時辰做決定,願意留下的人上前幾步!”
隨著他的話,眾多將士從隊列中走了出來,
有了第一個人,緊接著就是第二個人,看到離隊者並未遭受,更多士兵開始猶豫是否應返回荊北,遠離戰場。
一個小時後,大約一萬多名士兵表示希望離開,絕大多數為荊州水軍士兵。
目睹這一切,寇封不由得在心中搖頭,感歎道:“難怪荊州水軍數量雖勝過東吳,但從不曾勝利過,原來是畏死之流眾多啊。”
“但這也有好處,通過剔除這些懦弱之人,隻要稍加訓練,剩餘這十萬軍隊將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思及至此,寇封揮了揮手,微微一笑說:“所以,你們十萬人打算留下來是嗎?”
當寇封發問之後,十萬大軍一同響應,“願跟隨,您對我等有重生再造的大恩,必定留下效力!”
聞言,寇封也大笑著回應!
“好的,從這十萬人中精選三萬名水性最出色的戰士加入江夏水軍,剩餘七萬人編入騎兵和步兵隊伍!”
“自今日起,你們便成為本將軍寇封手下精銳之師,享有與前線戰士相同的待遇,軍餉增加至三倍,如在戰事中有不幸罹難者,其遺屬本將軍將親自供養。”
寇封這番話落音之後,在場的眾將士先是怔住了!過了好一陣子,他們才齊聲發出激昂的呐喊!
“願為大人赴湯蹈火!”
聽到這不同以往的激昂之聲,寇封的臉上也露出幾分欣喜之色。
顯然,“恩威並施”
的策略確實奏效了。
這樣一來,剩下的十萬人將對寇封更加忠誠。
有了這十萬人的力量加入,對於即將來臨的戰鬥,寇封心中增添了更多的自信。
至於那些已離隊的士兵,在聽到此消息後心中不禁感到一絲懊悔。
不僅軍餉提高了三倍,享受與一線戰士等同的待遇——意味著每日能吃到肉,這樣的薪資是他們在荊州為官所掙的六倍!戰死沙場後的家屬還會被主公供養,這樣的待遇到哪裡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