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在魯肅與周瑜眼中,就算寇封再多給這些荊州兵以豐厚回報,又有誰能相信數萬投降過來的士兵願意真心實意跟隨寇封對抗強敵?
顯然,這也是江東對寇封的一處嚴重誤會——他們沒有料到寇封不僅籠絡住了投降軍的心,而且還經過嶽飛等人的嚴格訓練。
因此,這一切都隻是東吳對於實際情況的巨大誤判而已。
要是真正了解到事情的全貌,恐怕江東早就坐臥不寧,可能會聯手曹操先鏟除寇封。
因此,在魯肅看來,此番戰鬥中,寇封勝算不大。
所以在詳述利弊之後,他向孫權出使荊南。
因為一旦寇封擋不住曹操,如果荊南地區淪陷,那下一個目標就是江東!也因此,江東不得不早早地做出防範!
即使與寇封有著不可調和的仇恨,但在關乎基業存亡的大局麵前,也必須硬著頭皮主動尋求辦法。
魯肅等待許久後,終得陳到再次回返,對他說“魯肅先生,我家主人請您入內相見。”
得知這句話,魯肅的腳步也不由加快,心裡盤旋著他早已準備妥的計劃,決心去麵對荊南這片土地上的雄師寇封。
即使是敵人,寇封的成長也令人敬畏,不得不讓人對其刮目相看。
所以魯肅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心裡也做好了承擔任何結果的心理準備。
然而當他走進江夏郡守官邸,所見景象讓魯肅大為震驚——
官邸座位上的是一位容貌英俊的年輕領袖,但他顯得相當疲憊。
四周的大臣個個憂心忡忡,整個官署彌漫著一股沉重的氛圍。
這樣的畫麵顯然不符合一位真正的領主及其實力派官員應有的形象。
這讓魯肅感到一種瀕臨崩潰的諸侯國的氣息。
當然,鑒於目前曹操數十萬雄獅南侵,規模聲稱可達百萬,若非長江天險阻擋,恐怕早已經橫掃過來。
因此,魯肅整頓心緒,向寇封行了一個大禮,說道:“鄙人江東之士魯肅,拜見征南將軍!”
聞言,寇封略顯恢複嚴肅表情,勉強鎮定下來回複道:“請起,賜座!”
於是,魯肅便被引到寇封左側的位置坐下,這是雙方領主治國交往的慣例標誌,若是被安置在右側則是對方對自己國家的一種輕視。
落座後的魯肅率先打破了沉默,其語調裡含著一些探尋之意:
“前不久,聽聞征南將軍大挫曹軍,收複大量荊州北部物資重返江夏。
為何區區一月之內,竟看起來……略顯疲憊?”
魯肅原本想要說的是失去鬥誌的意思,但考慮到話語不合適,改用了較為溫和的說法。
對此,諸葛亮代為歎氣回應,言道:“子敬啊,主公確實艱難萬分。”
重複了兩遍,“我家主公真的非常困難。”
聽了諸葛亮的話,即便是魯肅,也有瞬間怔住了!以荊襄著名英雄與能臣的身分,這些人此時此刻的表現的確讓魯肅感到困惑,與他心中那位威風八麵、足可匹敵曹操並庇護江東的寇封形成了巨大反差。
若這真是寇封的真實狀態,魯肅相信,他可能根本就保護不了荊南的安全。
在諸葛亮講話之後,寇封無奈地說:“子敬啊,雖然過去我與江東之間有舊恨,但在曹操大軍壓境的情形下,哪怕擁有長江這一天然防禦線,我也感到力不從心。”
“現在我的軍隊不過五六萬之數,水軍也有兩萬士兵,怎能與曹操四十多萬的大軍抗衡!”
“倒不如乾脆向曹操投降,這樣或許還能保命!”
聽罷寇封的話,魯肅當即嚇得不輕,急忙站起身子向前走,焦急地對寇封說:“征南將軍,千萬使不得!”
原來,魯肅在這次出行前曾與周瑜有過相似的想法:既然曹操和寇封勢成水火,那麼他們江東就可作壁上觀,寇封自然而然就變成了江東的屏障。
當寇封成功誅殺夏侯惇後,曹操的焦點便全部轉向了寇封,原本打算主攻的目標——孫權,反而不再受關注。
因此,江東本可以隔岸觀火。
然而,若任由寇封敗亡,那麼江東便會緊隨其後成為曹操的下一個目標。
因此,魯肅的使命顯得至關重要——他需要拉攏寇封,令其繼續成為抵擋曹操的第一線力量。
並且希望兩家聯合作戰能相互損耗,最後達到雙方精疲力竭的狀態。
這是江東所希望看見的格局。
到時候無論是向北發展還是向東拓展領土,對孫權而言都能擴展地盤,甚至成就霸王之業。
但若是寇封喪失鬥誌,不願再與曹操抗衡,乃至萌生投降之意!
一旦寇封垮塌,荊州落入曹操手中,曹操完全可以通過長江順勢南下直逼揚州,這對江東而言無疑是災難性的打擊!
想到此處,魯肅自然心急如焚。
“什麼鬼?怎麼劇本完全跑偏了?!”
在魯肅喊出“千萬使不得”
之後,寇封麵露困惑,反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