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全殲趙雲和楊再興的兵力,屆時那剩餘的三萬水軍不過舉手間的事耳!"
見曹操如是說,荀攸雖然感到有所不安,但由於認為主公的決定並無不當之處,隻好默然接受!
嶽飛目睹著趙雲與楊再興的大軍正同曹軍奮戰,見曹操又派遣增援後,即刻發出指令:
"牛皋,命你率領萬餘士兵列陣堅守,保護好我方陣營一個小時,待援而退!”
接到命令後,牛皋緊握其雙錘,立刻執行任務去了!
接著,嶽飛手中的瀝泉長槍向前一揮,大聲喝道:
"眾位戰友,五人一組,五組成一隊,五隊為一營,列陣前行,跟隨我衝鋒陷陣!”
言畢,嶽飛立即躍馬衝向曹軍前線!
這五萬名士兵是寇封之前交付給嶽飛訓練的荊州北部的戰士!儘管隻接受了短暫月餘的訓練,但在這一月中,他們的戰鬥力提升顯著!
嶽飛一直在運用其擅長的陣型演練,以增強戰士們的實戰技能。
隻是可惜訓練時間有限,否則經過嶽飛一年半左右的指導,這五萬人在平原地帶或許能對抗數十萬的曹軍!
隨著嶽飛攜瀝泉槍帶頭衝鋒後,他身後的五萬軍眾迅速組織成五人為一組的小隊,緊密協作地撲向曹軍!
一旦遇到大批敵兵來攻,他們就立刻啟動協同模式對抗,有效擊退對方!
持有盾牌和刀劍的兩人率先迎擊,而兩名槍兵隨後跟進直插對方心臟!
最後一名持機弩的士兵則負責清掃殘敵。
這支五人的小戰隊,可以抗衡數倍於己的數量!
這五個士兵,兩個手持刀盾,兩位配備長槍,最後一名則背負一柄戰刀及一把常規的連弩,可以發射三支箭矢。
這五人形成一個戰術小組,協同作業,確保進攻與防守之間的平衡。
麵對龐大的敵軍數量,無論是百人、千人,甚至上萬人,他們首先會讓攜帶刀盾的士兵衝擊前線,後續使用長槍的士兵跟進,給予敵方重創。
初次交鋒,曹操的軍隊就遭受了近乎千人的損失。
見敵將寇封率部五萬兵力,正向自己左側翼推進,曹操麵色陰沉下來。
他不禁疑惑,為何寇封派遣大量兵力,集中在攻打自己的左側?
這時,即便是勇猛過人的許褚,也感覺到其中的異常——攻擊目的異常鮮明。
曹操隨即向身邊的人提出質疑:“寇封這般集中力量猛攻我們的左側,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據我們所知,他的水師應該隻有三萬之眾。”
話語還未完全落下,曹操心中突然靈光一閃,似乎有了答案。
對了,肯定就是這樣!寇封一定還有更多的軍隊隱藏在彆處,正伺機一舉取勝!
考慮到每次戰鬥寇封都喜歡設計伏擊地點,在敵人內部引起混亂後再出擊製勝。
這意味著,陷入伏擊圈的曹軍必然陷入混戰,依靠後續部隊的幫助,使當前駐紮在左側翼的7萬大軍士氣高漲,打敗他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而且,如果直接采取擒略,帶領大軍直接朝自己而來呢?隻要成功殺了我曹操,豈不是能迅速決定整個戰場的命運?
正當嶽飛帶領五萬人殺向他們時,曹操冷笑說道:“寇封,這樣的計謀對於孫權或蔡瑁或許可行,但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笑話!”
聽了曹操的評論後,他身旁的三大謀士細細思索了一下,可能確實如此。
先誘導曹操將主要軍事力量集中在左側翼,再利用甘寧指揮的3萬水兵發動突擊,目標直接鎖定了曹操本人。
也就是說,這次行動的核心在於斬首計劃與分兵擊破。
對此,曹操果斷下令道:“既然寇封的目的在我本人,我們就反過來行事。”
“許褚,由你負責帶領一萬人虎衛加上十萬士兵衝往左側翼,製造我已經上當的假象。”
“令後麵的曹洪帶上隊伍到右側保護。
我不相信剩下的三萬名敵人能夠對抗我的十幾萬大軍。”
接到命令後的許褚露出遲疑的表情,他是曹操最忠誠的護衛之一,也是曹軍中的頂尖戰士。
如果他不在旁邊保護,曹操真的麵臨危機該如何應對?因此,他拱手拒絕道:“主公,您身家千萬,我怎敢擅自離開,不如請曹洪將軍前去支援,我在這裡堅守陣地。”
聽到這些話,曹操哈哈一笑,“怎麼,現在因為我是丞相,就覺得不該再冒這種風險了嗎?”
“以前官渡之戰中,袁紹因為害怕自己的安危提前撤退,結果百萬大軍敗在了我手上。”